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南京地铁鼓楼站一玄武门站区间北端停车渡线段长333.586m,最大跨度17.358m,隧道间距小,质粉质粘土层.覆土厚度8~9m,穿越地面建筑群和地下管线网。穿越浅埋、松散地层,并在楼房下的大断面隧道施工和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国内外均视为难点工程。施工中采用大管棚辅以小导管超前支护,掌子面深孔注浆及多分部法等综合技术,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安全评价与整治措施研究》项目针对山区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事故率高、伤亡率大、交通安全设施设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通过大量事故调研及资料调查,采用汽车行驶动力学、仿真计算等技术手段对长下坡路段的安全水平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文章着重介绍了该项目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相似文献   
13.
为高质量地完成高速公路下伏浅层小煤窑采空区的勘察,通过现场踏勘测量、高密度电法结合浅层地震的综合物探法进行采空区勘察试验,初判下伏采空区的深度、范围及工程特性;后在相应位置钻探对综合物探法推测结果进行查证。勘察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法与钻探结合可更详细查明采空范围或采空塌落的影响范围的分布情况,为设计提供准确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章扼要介绍东北与华北地区自然地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断裂运动与地震活动、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特征及地震、形成机理;结合工程实际研究论述东北与华北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紧密联系铁路选线技术、工程地质勘察与测试技术、地质综合勘探技术等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系统总结东北与华北铁路工程地质50年的发展、成就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无塔冷却"直膨空调系统,采用模块化蒸发冷凝高效散热技术和制冷剂直膨蒸发制冷技术,可完全取消传统地铁车站中央空调系统固有的冷却塔和冷水机房;先进的智能节能群控和协同优化技术,令系统可根据车站大小系统负荷变化实时智能调节冷量输出,确保系统始终运行在最高能效点 系统可实时监测、显示、存储、输出各设备运行状态、运行参数、设备电耗、运行COP(冷源&系统)等各项数据,并与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和火灾报警系统(FAS)无缝互联,为地铁站的站厅层、站台层及设备管理用房提供绿色、智能、高效、可靠的空气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6.
对平地机的同步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现有的平地机同步技术,重点分析了平地机各种同步技术的原理及特点,以及在实际设计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平地机同步技术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路涵洞、通道CAD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结合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开发项目“公路涵洞,通道CAD系统”的研究成果,介绍该系统的功能,特点、总体结构和开发应用情况等,探讨了开发功能全,实用性强,尤其适合于山区公路的涵洞与通道计算机设计软件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计算机仿真方法建立大型拖头车的有限元模型,并研究了一种滑道式阻尼器,该阻尼器应用于网索避险车道的两侧,为网索避险车道提供阻尼力.采用拖头车模型对网索避险车道的拦截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在碰撞到该网索避险车道后,阻尼器的阻尼力输出峰值较小,且阻尼力输出均匀,不但能满足避险车道的设计防护需求,还可以缩短避险车道的长度40%以上.  相似文献   
19.
20.
从自密实混凝土自身特性出发,研究内掺SAP的方法,以及SAP对于自密实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在标准条件下,掺入SAP会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抗压强度,且随着掺量增加,缓凝效果增强、强度降低值增加。但在干燥条件下,掺入SAP的混凝土强度降低较少,说明SAP在干燥条件下对自密实混凝土有一定的自养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