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75篇
综合类   28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本文介绍了横潦泾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中有关挂篮设计、制作、拼装及连续梁悬臂浇筑、合拢等环节上需要注意的各项问题 ,以作好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2.
最小发车间隔是确定现代有轨电车开行密度和运输能力的参数。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中低运量的地面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其最小发车间隔的确定与地铁、BRT(快速公交)等其他交通方式均有所差异。通过对道路交叉口、列车停站、列车折返及区间长度等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现代有轨电车最小合理发车间隔,并对其运输能力与车辆配属进行了探讨,为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3.
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是典型的多方式组合出行,其出行过程不连续、选择需求复杂、出行体验难以捕捉等特征,制约了轨道交通整体出行效率和满意度提升。以南京市为例,分析轨道交通通勤人群的"接入—轨道交通—接出"全过程出行模式特征。考虑接入与接出过程的关联性,构建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行为模型,研究各类接驳设施服务对接入和接出方式选择的影响。从轨道交通的竞争方式——全程小汽车通勤出行角度,调查该人群对不同轨道交通接驳方式设施服务不便性指标的感知评价,提出轨道交通接驳设施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4.
在鲁南高铁曲阜东至日照段联调联试中.日照西站附近总是出现CSD瞬时干扰问题.为此对网络、设备进行研究,分析A和Abis接口监测数据码流,查看有关参数设置是否匹配.找出问题所在,修改设备参数后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35.
针对迁居个体长距离、长时间的通勤现象,以南京迁居人群通勤出行多源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迁居人群个人家庭属性、迁居属性、建成环境属性及通勤属性,建立迁居人群通勤时间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属性对通勤时间的影响. 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 回归确定决策树模型入选变量和通勤时间离散值,利用C4.5 算法建立迁居人群通勤时间决策树,以决策树结构揭示不同背景下迁居个体通勤时间模式特征. 结果显示,相较于个人家庭属性,职住同区、通勤出发时刻、住房类型、通勤距离、通勤方式及社区至主干道的便捷程度对迁居个体通勤时长的影响更为显著,侧面反映社区微观建成环境优化政策更利于提升迁居个体通勤效率.  相似文献   
36.
应用SolidWorks/COSMOSFloWorks 对列车强横风作用下的表面压力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相关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照,得出了强横风条件下列车表面压力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以高速公路隧道衬砌交工验收检测为契机,结合公路隧道衬砌结构特点,着重介绍了隧道衬砌缺陷雷达识别特征及工程处治方式分析,隧道衬砌厚度雷达检测误差分析及隧道衬砌厚度雷达层位追踪方法,并通过雷达检测实例结合钻孔验证了高速公路隧道衬砌交工验收检测中的3项重点关注指标,确定了地质雷达在高速公路隧道衬砌交工验收检测中的可靠性,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评价公路隧道衬砌质量的目的,为高速公路隧道衬砌工程质量交工验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利用Autoform软件对某汽车A柱下部内板(左右件)冲压工艺中的拉延成形工序进行了两次模拟并分析。优化工艺参数、拉延筋后再次数值模拟的结果良好,未出现开裂、变形不充分等缺陷,同时主应变和减薄率等指标符合拉延的标准要求。冲压生产试验验证表明,冲压件试件质量良好,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9.
孙刚  杨敏  顾惠 《交通标准化》2015,1(1):59-65
提出了一种考虑交叉口协调控制的预感应公交信号优先策略,包括两个部分:信号配时优化和协调控制.假设公交车行驶时间已知的情况下,该策略通过按绿信比分配理想时间差和基于公交车站点时空距离转换的改进数解法来实现交叉口的配时优化和协调控制.为了获得该策略的实施效果,以常州市通江南路两相邻交叉口的单个方向为例,设计了四种信号控制情景(无优先、传统优先、预感应优先和预感应协调优先),并利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情景中预感应协调优先策略大大减小了公交在交叉口的延误,提升了公交服务的可靠性,并且对社会车流的干扰最小.  相似文献   
40.
城市交通的变革与规范(连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和城市交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期,城市交通无论从理念、目标、对象和内涵,还是体系、方法、内容和外延上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其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近期,中国城市将很快启动新一轮的长远规划,在新的发展阶段内,城市和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都会不同于上一个20年,因此需要在规划理念、发展约束、规划视角、技术手段应用等方面寻求变革,同时又需要在变革中寻求规范,这样才能有效指导规划。为了指导城市新发展阶段的规划工作,《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规范》目前已在编制之中,这是一个必须在规范中体现变革的标准,同时吸收新思想、体现新趋势,守旧将会使新一轮城市发展走向谬误。在这里,将近年来对城市交通发展变革与规范的思考整理出来与读者分享,以期能引发共同思考,为变革时期的规范制订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