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71篇 |
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900篇 |
综合类 | 882篇 |
水路运输 | 913篇 |
铁路运输 | 821篇 |
综合运输 | 1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30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128篇 |
2018年 | 160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239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53篇 |
2011年 | 204篇 |
2010年 | 202篇 |
2009年 | 210篇 |
2008年 | 140篇 |
2007年 | 217篇 |
2006年 | 183篇 |
2005年 | 178篇 |
2004年 | 195篇 |
2003年 | 177篇 |
2002年 | 142篇 |
2001年 | 149篇 |
2000年 | 154篇 |
1999年 | 127篇 |
1998年 | 131篇 |
1997年 | 145篇 |
1996年 | 123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65年 | 5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4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一种结构安全监测及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TMS320LF2407和以太网的结构安全监测及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整体方案,对系统硬件设计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就A/D转换及网络通信软件设计时应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系统解决了数据采集卡与以太网接口并进行远程数据传送问题,通过在Labview平台下对数据进行实时显示、查询、分析等功能,有利于寻找大型结构振动-安全规律,为测控系统向网络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可用于桥梁、大坝等大型结构的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183.
184.
针对"白加黑"这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方案,分别在方案设计、碎石化施工以及加铺层施工等几方面,详细论述了"白加黑"施工工艺技术特点,可以作为相关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5.
主要对公路桥梁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然后根据公路桥梁的检测工作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在公路桥梁检测中的应用,主要的检测技术有:公路桥梁的无损检测技术、公路桥梁静动载检测技术、公路桥梁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技术,通过这些检测技术的应用,更好提高公路桥梁的质量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86.
针对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技术,首先概述了我国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常见典型病害及其成因,进而阐述了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决策的原则,并详细介绍了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技术实施措施,可以为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7.
合理的发车间隔对于快速公交车辆发挥其高效、经济和环保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以乘客出行成本和快速公交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发车时间约束、车辆台数约束,建立了快速公交发车间隔优化模型.然后采用二进制编码,运用单点交叉和基本位变异的遗传算法求解该优化模型.最后以兰州市首条快速公交线路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不同时段下快速公交的发车间隔.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发车间隔优化模型及遗传算法可行,对实现快速公交科学调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8.
为提高危险跟驰行为研究的效率和可靠度,创新研究基于智能驾驶员模型(IDM)模型参数的危险跟驰行为定义方法。首先,以NGSIM自然车辆数据集为基础提取跟驰轨迹数据,并通过遗传算法标定IDM模型参数,挖掘驾驶员跟驰行为特征;其次,在分析跟驰行为特征指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指标间的相关性,确定各等级危险跟驰行为指标阈值;最后,设计车辆跟驰的仿真试验,选择6个指标对不同级别危险场景下的交通运行仿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危险驾驶员跟车间距更小,间距波动系数较大,并且会干扰交通整体运行。 相似文献
189.
本文详细分析了通用数据采集仪UCAM的数据接口硬件及传输协议;设计实现了基于普通PC机并行口的数据接收硬件;基于UCAM的数据传输协议,采用Delphi开发了相应的接收程序。 相似文献
190.
对公路的特点和设计评价手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公路仿真系统,对设计方案和设计指标进行评价的思路.分析了公路仿真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基于Multi—Agent的仿真系统框架,将仿真主体划分为反应Agent,合作Agent,界面Agent3类,分析了各Agent的结构特征.建立了多刚体汽车动力学模型、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公路视景模型、基于预瞄理论的驾驶员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