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23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舰船直流网络绝缘状态监测装置是保障舰船直流电力系统安全,实时掌握直流供电系统网络绝缘状态的所必须的设备。以往对直流网络绝缘监测的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测量,人员劳动强度大,测量过程繁杂,不能及时掌握绝缘状态信息,察觉系统隐患。因此本文完成了直流网络绝缘监测系统的设计,通过三电压法和附加电源法完成不同直流网络绝缘电阻的测量.并实现故障支路的定位,最后确定了装置数据采集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42.
草原公路线形诱导标志在指示曲线路段道路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视线、缓解视觉单调感、提高行车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草原公路不同曲线路段,利用眼动仪采集7名驾驶员的眼动指标,筛选得到5名驾驶员的能清晰描述眼动变化规律的有效数据,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眼动响应敏感指标,得出不同因素对驾驶员眼动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瞳孔直径对是否存在线形诱导标志、驾驶员性别响应敏感;扫视幅度对线形诱导标志设置位置响应敏感.不存在线形诱导标志时,驾驶员的平均瞳孔直径大于存在线形诱导标志时驾驶员的平均瞳孔直径0.09 mm;而存在线形诱导标志时,驾驶员的瞳孔直径变化幅度较大,平均变化率相差近0.5%.线形诱导标志设置在道路左侧时,驾驶员扫视幅度幅值较大,相比线形诱导标志设置在道路右侧时驾驶员的扫视幅度高2.59°,平均变化率相差1.3%.女性驾驶员在线形诱导标志引导路段的平均瞳孔直径比男性驾驶员大近0.25 mm,瞳孔直径变化幅度明显,平均变化率相差0.7%.  相似文献   
43.
为了减小舰船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危害,提出一种利用数学形态学中的梯度变换和闭运算变换级联的方式识别接地故障类型的方法。该方法能识别出金属性接地和间歇性接地发生时的不同。通过大量仿真验证了该方法,不同条件下其均能良好的识别故障。  相似文献   
44.
根据舰船电力系统特殊性,给出最适合舰船中压电力系统的两种接地方式,并分析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通过计算得出两种接地方式在舰船上适用的范围,为接地装置在舰船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为了提高混合型限流熔断器的高速开断特性,建立合适的电弧模型是研究高速开断特性的关键。论文采用链式电弧模型,利用净辐射系数法求解辐射热功率,因此必须计算电弧净辐射系数;利用铜极板间电弧实验数据对电弧的热平衡关系进行简略的分析,进行了净辐射系数的试验研究,并归纳出净辐射系数随电流、极板间距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6.
杨锋 《铁路航测》1999,(2):12-14
本文介绍了铁二院在广州机场路和和鹧鸪山隧道及其引道勘测中,利用初测摄资料小放大测制1:500工点图的尝试,通过测图精度估算和测图生产的精度统计,证明了这一方法是可行的,同时提出了在测图过程中应采取的加强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7.
本文根据建筑物接地时常用基础接地极方式减小接地电阻的经验,提出岸电接地装置接地极可以采用基础接地极方式。对基础接地极电阻进行ANSYS仿真计算,通过与垂直接地极电阻理论计算结果相对比,确定基础接地方式的可用性,并得到了码头接地装置和船壳之间不需要连接导体的结论。该研究将对码头接地装置接地极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岸电系统运行安全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48.
HXD1C型机车顶轮轴承检测方法的设计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直流机车顶轮轴承检测方法的基本条件,对比HXD1C型机车轮对驱动控制以及轴型和轴重的特点,结合机务段现有顶轮轴承检测工装的实际情况,提出HXD1C型机车库内顶轮轴承检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9.
为更好研究长江口Sa分潮的特性,建立了大通至长江口感潮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径流与潮汐共同作用下的水动力过程,并设置上下游不同条件的对照组,分析了河口段Sa分潮的影响因子及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河口段Sa分潮由上游径流变化和外海Sa潮波共同作用产生,径流对上游站点影响占优、外海潮波对下游影响占优。径流使得河道内分潮振幅产生了沿程衰减的趋势,这是河口的Sa分潮特征不同于外海的原因,也说明径流是其主要的影响因子;而外海的Sa潮波只给予了其一个沿程定值。Sa分潮振幅只受径流的年内变化大小和外海Sa潮波振幅大小影响,不受平均径流量和平均海面的影响。径流量的变化会导致沿程Sa分潮振幅发生响应变化,且上游比下游站点响应更敏感;外海Sa潮波振幅的变化会使沿程振幅发生大致等量的变幅。三峡建成后河口段Sa分潮振幅有所减小,年际变化减小。  相似文献   
50.
本文结合传热学相关原理,对高分子PTC电阻在大电流条件下的瞬态限流过程进行建模。建模中假定PTC电阻为绝热状态以及比热容为定值,同时依据PTC电阻的R-T特性曲线,将PTC电阻值分区间进行建模。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PTC电阻的比热容,电阻温度系数、材料常数。通过离散差分化处理的求解方法,递推出每个采样点的PTC电阻值、回路电流以及PTC电阻的温度。实验结果与仿真的对比验证了假定以及建模的有效性。该模型可推测计算其它不同短路电流下PTC电阻限流过程及特性,具有很好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