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7篇
  免费   97篇
公路运输   1562篇
综合类   713篇
水路运输   741篇
铁路运输   703篇
综合运输   13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针对船用核动力高能管道断裂防甩设计问题,  方法  采用LS-DYNA软件对典型的主蒸汽管道U形防甩装置的甩击动态过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以计算得到应力-应变分布及U形防甩装置(U形箍)甩击力时历曲线随管箍初始间隙、管箍轴向位置的变化规律。  结果  结果表明:在管道断裂甩动过程中,U形防甩件在初始碰撞时甩击力峰值最大,在多次碰撞后甩击力接近静态支反力;在管箍初始间隙40~120 mm范围内,最大甩击力随装置初始间隙的增加而增大,增幅逐渐减小,动态放大系数达到1.74;在管箍轴向位置1.5D~2.5D范围内,最大甩击力随管箍轴向位置的增加略有降低,降幅仅2.5%;方截面U形板防甩装置相比传统多根U形箍防甩件,不仅截面积减少了16.3%,而且最大甩击力也降低了5.5%。  结论  分析结果说明,U形防甩装置最大甩击力与管箍初始间隙正相关,但动态放大系数存在限值,方截面U形板防甩装置承载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外环隧道浦西连接井宽43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30.4m,结合工程安全、工期、造价等因素,论述支护结构形式的合理选用以及支护结构设计,为软土地区类似深基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新时代铁路建设发展需求,国铁集团提出要形成世界领先的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其内涵就包括建立先进的运行管理机制.本文分析了国铁集团工程建设标准运行管理机制存在问题,调查研究了国际铁路联盟(UIC)、欧盟和日本等国外铁路标准运行管理机制,调查研究了建筑行业、公路行业和电力行业等国内相关行业标准运行管理机制.基于调研结...  相似文献   
14.
管理的功能性和经济性维度,是衡量铁路站车管理效率的重要导向.本文结合合资铁路公司"大部制"组织框架,深入探讨"站车一体化"的管理内涵和创新做法,剖析措施和成效之间的必然关系,以期通过提炼输出管理模式,在更广阔的铁路客运管理平台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中国在产业技术研发、政策法规制定等各个方面不仅有效推动了我国智能信息网络汽车联合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有效促进汽车相关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本文详细性地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线性制动刹车辅助控制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应用发展,并对其基本原理和功能特点分别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目前汽车市场上两种主流的混合油压线控制动技术系统,深入研究分析目前汽车采用线性式控制油压制动技术系统所可能面临的各种技术难题,我们最新提出了一种基于更实用的新型电子机械油压制动器(EHB)和基于电机驱动器(EMB)的线性制动技术系统。为未来几年智能网联汽车高速制动监控系统的广泛发展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汽车时代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临沂临工大桥索塔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塔柱进行空间建模,采用临时支撑与不采用临时支撑两种施工方式进行了模拟受力分析,验证了在斜塔柱的施工过程中应用临时支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不同改性乳化沥青对微表处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该文自制3种(SBR、SBS和水环氧)改性乳化沥青并将其加入到微表处中,采用1 h湿轮磨耗试验、6 d湿轮磨耗试验、轮辙变形试验分别评价其耐磨、抗水损害与抗车辙性能;采用不同作用次数下的车辙深度评价其长期高温性能;使用车轮加速加载设备对微表处混合料进行长期耐磨性和长期抗滑性试验用于评价微表处混合料的长期耐磨性能和长期抗滑性能。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耐磨性能、抗水损害性能、抗车辙性能均优于SBR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且油石比越大,微表处的耐磨性能与抗水损害性能越好;SBS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长期高温性能优于SBR和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水环氧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长期抗滑性能优于SBR和SBS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而SBR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长期磨耗损失低于SBR和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客户对汽车认知和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化、网联化的高科技功能需求正在被大量应用在汽车领域,千篇一律的固定配置车型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装备与功能大幅度扩展的大环境下,本文探讨了整车企业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模式下所面临的难点问题,提出了需要企业从顶层设计出发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推广全生命周期配置化管理、重新审视并构建适应于个性化定制模式的BOM体系。结合企业当前的体系能力,详细描述了配置管理与设计的设计方案,通过建立特征与零件、特征与特征、特征与整车的约束关系,最大化地将研发成果转变为商品资源,同时降低研发验证成本,保证研发成果可控,以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  相似文献   
19.
1新款帕杰诺(PAJERO,V6发动机)汽车多路传输系统(g四S)具备的功能设定新款帕杰诺汽车的多路传输系统(SWS)具有下列功能的设定: (1)阳光传感器感光度功能(分为高感光度、标准感光度、低感光度和极低感光度4种); (2)前照灯自动断电功能(有或无); (3)刮水器车速感应功能(有或无);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建立船舶性能计算基础类库SPFC(Ship Performance Foundation Classes)的思想,并给出了建立该类库的具体方法和建议。本成果运用于“船舶航行性能优化及运动仿真”课题的软件开发实践,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