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专家仿真系统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传统仿真技术与专家系统的不同点,探讨了将两者结合起来而构成专家仿真系统的必要性,在现有专家仿真系统的基础上,归纳了出几种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52.
53.
马学宁  梁波 《路基工程》2008,(1):117-119
采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对水泥土挤密桩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在整个加荷过程中单桩以及单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桩身应力及桩身位移),同时分析了桩端土模量和褥垫层厚度及其变形模量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4.
浅埋偏压隧道地震动力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利用粘-弹性边界条件,运用时程分析方法研究浅埋偏压隧道在水平地震、垂直地震以及45°方向作用下的全时程动力反应规律。对围岩和衬砌受力、注浆锚固范围等隧道工程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浅埋偏压隧道抗减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5.
根据现场量测信息资料及时对施工中原始设计的隧道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是动态信息化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隧道施工过程中衬砌厚度与弹性模量等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其结果表明,优化分析可以较准确地反映现场实际工程的地质条件,工程施工中适宜应用。  相似文献   
56.
量子漂移扩散模型解的指数衰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量子漂移扩散模型解的指数衰减.该模型来自于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是一个非线性四阶抛物型偏微分方程组,由于比较原理对于四阶偏微分方程不再成立,进而最大模估计成为本质困难.利用熵函数的方法,结合差分法,能量估计,构造差分方程解的迭代.从而在时间增大时,得到解在L1意义下以指数速度衰减到常定态.  相似文献   
57.
拉索与索鞍间的摩擦力对部分斜拉桥索鞍部位拉索锚固抗滑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制作索塔节段足尺模型,开展拉索钢绞线和索鞍分丝管之间的摩擦系数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钢绞线外防护形式、初始平衡态张拉力、索鞍半径大小对摩擦系数具有显著影响;2)随着初始平衡态张拉力增大,钢绞线与分丝管间的摩擦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索鞍处设置短PE护套情况下的钢绞线摩擦系数降幅最大,全索长PE护套包覆情况次之,裸钢绞线变化幅度最小;3)初始平衡态张拉力与索鞍半径大小均影响钢绞线对分丝管壁压力的大小,进而影响摩擦系数值,而分丝管壁所承受的压力越大,摩擦系数越小。工程应用中应考虑摩擦系数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文章将车辆、道路作为整体系统的两个部分,把车辆简化为四自由度的1/2车辆模型,将道路离散为弹性多层体系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建立车辆道路耦合动力分析模型,推导出了系统的动力平衡方程组,并探讨了方程组的解耦方法,提出了反映车辆运行品质和道路设计参数的理论计算指标,为车路耦合动力分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9.
速度是停车视距中最重要的计算参数,而现有停车视距模型的修正计算中较少考虑山岭隧道交通环境对车辆行驶速度的影响.为研究山岭隧道接近段速度流量特性,选取重庆具有代表性的4条山岭隧道开展交通观测现场实验.利用山岭隧道接近段车速和车流量数据,分析车流量和速度的时空特性分布规律与统计学关系,建立山岭隧道接近段车速和流量关系模型的...  相似文献   
60.
加筋土挡墙的筋条临界长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