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02篇
综合类   98篇
水路运输   90篇
铁路运输   108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介绍来苏河大桥引桥箱梁施工中针对工程具体情况所设计的造桥机系统的基本结构、技术指标、参数以及安装、使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32.
目前.中国汽车租赁市场的租赁车接近10万辆,营业额近100亿元.每年的增长速度在20%-30%。据预测.未来5到10年.国内车辆租赁需求将达30万~40万辆,营业收入将达到400亿元。面对市场“钱景”,国内汽车厂家期待在新一轮的”掘金行动”中有所斩获。  相似文献   
133.
介绍林口山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在设计未知的前提下探测出溶洞并对其形状、大小进行确定和分析,同时提出了合理的溶洞处理措施,确保隧道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能安全地施工.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引入多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及分类器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对钢材金相图数据集进行学习,研究了一种能够准确、高效识别钢材微观组织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文章中所涉及的3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钢材微观组织的分类识别上均表现出优异性能,其中Inception-V3表现尤为突出,其与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器组合而成的机器学习模型的分类精度可达99.60%。  相似文献   
135.
当前市民出行对多元化、便捷化、品质化的要求不断提升,以需求为导向,对公交服务模式精准定位,以轨道交通发展为契机,延伸拓展微循环巴士服务,扩大公共交通服务覆盖、提升服务品质,对于提高公共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常规公交线路规划方面,对适应短途出行、低需求特征的微循环线路规划设计的研究甚少。文中总结微循环线路的特点,明确微循环线路功能定位;探讨微循环线路规划要点,明确微循环线路的规划思路、规划原则及动态优化调整原则,提出微循环线路选线标准。  相似文献   
136.
本文依据公路测量技术特点,结合公路设计阶段测量的各项重要内容,简述了初测及定测、控制测量及地形图的航空摄影测量中所使用的各项测量技术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7.
吴革森  吴春荣 《公路》2015,(2):56-59
为解决因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滞留水对路面结构层的侵蚀问题,采取新增纵向隔水沟、集水井及横向排水系统的新工艺,以达到有效减少路面水损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8.
文章以南宁市“十二五”期间城市道路网建设规划为例,根据城市道路建设的影响因素类别,剖析并协调道路建设的重大影响因素,并通过指标测算确定了规划期内道路网建设的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139.
本文设计一种车辆活体探测系统,主要介绍系统硬件和软件策略,该系统可检测车内任何位置和车外围区域的活体反应,避免危险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40.
基于生理信号的多任务下驾驶员认知负荷的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驾驶员精神状态与生理信号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生理信号的认知负荷评价方法,在驾驶模拟器中设置了驾驶任务和语音交互任务这一典型的双任务模拟驾驶工况,记录实验过程中驾驶员的主观评分及心电、皮电和呼吸等生理信号,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生理参数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驾驶任务,双任务工况下驾驶员感受的主观压力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而上升;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密度、皮电水平和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与驾驶员的认知状态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因而可以有效区分不同认知负荷的两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