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33篇
综合类   97篇
水路运输   99篇
铁路运输   62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31.
王友江  王希华  汤日光 《中国造船》2004,45(Z1):374-378
海上平台导管架的管结点复杂多变,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图解法来求展开样板,由于人工放样精度不高,难以保证焊接对口间隙,依据这种方法切割的管结点往往给导管架的组装造成困难.为此,本文作者通过对CA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较好的解决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332.
在分析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基本方程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汽车的交流异步电机驱动系统结构形式,设计了交流驱动矢量控制方案,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驱动系统的伪真模型。结果表明,采用矢量控制的交流驱动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333.
根据实验室和实船试验结果,讨论了一种适用于高温情况下金属粘接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334.
以配装30 t轴重转向架的货车为分析对象,利用动力学分析软件NUCARS对该货车进行蛇行运动稳定性分析,得出原型方案空、重车的临界速度和一系橡胶垫纵、横向定位刚度、转向架回转阻力矩、转向架抗菱形变形刚度、抗剪切变形刚度和踏面等效斜度对车辆临界速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35.
结合夏汾高速公路一薄桥台加宽设计,介绍了薄壁桥台加宽方案设计及结构计算。  相似文献   
336.
介绍了中国船级社近年来集装箱船结构评估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主要包括设计海况、动载荷计算、结构分析、舱口角隅强度评估,以及集装箱船结构评估分析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实船结构评估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7.
悬架系统是缓冲地面不平度对车辆扰动的重要工具,对行驶的平顺性有重要的影响。在对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某车型半主动空气悬架的1/4实体模型及1/4车体半主动PID仿真模型,并用遗传算法对PID参数进行了整定。通过对所建模型的联合仿真与控制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PID参数整定的策略是有效的,将其结果输入到联合仿真的模型中,改善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悬架的设计效率,为悬架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38.
由于双掺减水剂和矿渣,改性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有大幅度的提高,压折比和抗压强度下降,柔性上升。除力学性能有显著改善外,修补混凝土的干缩与抗冻也有大幅度提高。机理分析可知,双掺减水剂和矿渣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机理和内部结构,因而大幅度提高了其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39.
为了评估民航发动机维修车间在当前维修能力下可保持的机队规模,提出了车间维修能力近似平均值分析方法。采用扩展随机Petri网建立了发动机在维修车间的转移模型,利用单维修等级下系统的性能指标对多维修等级性能指标进行了修正,采用平方变差系数方法实现服务时间从指数分布向正态分布的逼近,并评价了多等级与服务时间为正态分布的车间维修能力,分析了近似平均分析法与仿真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各维修中心等待队长最大相对误差为9.14%,此时零件检查、手工修理及机械加工为限制维修车间能力的瓶颈,因此,近似平均值分析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40.
体外预应力束是加固大跨连续梁的常用措施之一,鉴于目前体外束的技术尚有不足之处,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利用部分斜拉桥斜拉索作为体外预应力束进行加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采用斜拉索作为体外预应力束具有防护可靠、张拉简易、转向和锚固技术成熟的优势,较好地避免了目前体外索常见的问题,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