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大管桩现场取样分析与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现场取样与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海洋环境下大管桩的耐久性能。通过对深圳、连云港和宁波3个地区服役1~17 a的大管桩展开耐久性调查,同时在潮差区和浪溅区的桩身混凝土钻芯取样,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试不同深度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计算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进而经统计分析得出桩身混凝土的腐蚀参数。通过对比研究桩身混凝土与桩帽节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差异,研究裂缝对氯离子渗透的影响及大管桩接头处FRP包覆层对接头耐久性的影响。取样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任何箍筋和主筋锈蚀的现象,服役10~15 a的大管桩箍筋表面氯离子浓度在0.1%~0.2%,箍筋表面光洁如新。  相似文献   
12.
上海液化天然气码头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满足上海液化天然气码头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要求,通过优选高效减水剂、硅酸盐水泥和矿物掺合料,配制出了用于不同尺寸构件的高性能混凝土.单掺矿粉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一般尺寸构件,复掺矿粉和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平台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采用预拌胶凝材料和有关技术规程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平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工程应用情况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工程现场勘察表明,单掺矿粉的高性能混凝土构件表面平整光滑;复掺矿粉和粉煤灰有效地降低了工作平台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表面无裂缝出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蒸汽养护与标准养护的对比试验,系统研究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同时研究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微观测试手段分析冻融前后混凝土的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蒸养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冻性产生不利影响,在混凝土中掺矿粉可以减小蒸养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和耐久性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洋山深水港三期工程的梁顶和板缝等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上,通过埋设自制的应变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码头面层混凝土应变和温度情况进行长期的现场监测,根据对计算机实时采集数据的分析,研究码头面层混凝土裂缝成因.试验结果表明,码头面层混凝土裂缝主要发生在梁顶部位,混凝土变形主要集中在码头投入使用后约60 d内,90~180 d后仍然存在一定变形,建议在梁顶和板缝部位采取切缝等技术措施控制码头面层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用基础制动产品在风沙地区运用过程中频繁出现漏气故障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故障原因为防尘结构失效导致沙尘颗粒侵入结构内部所致。针对故障原因,改进防尘结构,改善沙尘过滤效果,提升防尘结构可靠性,并通过防尘试验得到验证,及时消除故障隐患,确保产品的正常使用以及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6.
上海洋山深水港中港区码头面层混凝土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码头面层裂缝的产生与混凝土配合比直接有关,但还与码头结构型式和施工质量等有关。为现场监测码头面层裂缝的产生,选择洋山深水港区中港区码头面层的梁顶、板缝等有代表性的位置,埋入自制的19个应变传感器和2个温度传感器,采用计算机现场监测码头面层应变和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板缝和梁顶处的应变较大,是易于形成裂缝的主要部位。应在该位置设置切缝以释放应力或增加钢筋等构造措施,并增加养护时间。  相似文献   
17.
对大管桩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对大管桩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系统的测试和分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压汞试验的微观测试手段,对大管桩混凝土的硬化水泥石结构的晶体形貌和孔隙结构进行微观分析。此外,通过对国内服役近20年的多座大管桩码头开展广泛的耐久性调查和取样分析,获得在役大管桩耐久性状况的宝贵资料,包括海水中氯离子对大管桩的侵蚀情况和冻融侵蚀环境下大管桩的实际耐久性状况。研究表明:大管桩混凝土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指标,具有高强度、高密度、高弹性模量、低渗透性和高抗冻性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