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59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105篇
铁路运输   102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针对某SUV车内噪声较大的问题,建立了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运用模态分析和传递函数分析理论对车内噪声的激励源和车身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对车身顶盖增加补强胶片的优化方案.优化后,测得峰值频率处车内噪声幅值降低了3.4 dB,且主观驾评发现噪声问题消失,表明优化方案可行,验证了基于声场测试结果结合模态分析和传递函数分析...  相似文献   
132.
为准确评价隧道突水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筛选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等8个水文地质指标作为隧道突水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突水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理想点法的风险预测方法。根据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理论分别确定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将主客观权重之和的最小值作为综合权重并动态修正。运用该方法对杨林隧道4个突水区域的风险等级进行预测,结果和现场实际情况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3.
本文介绍了对镇海炼化算山码头原2号、3号?自位两个5万吨级码头进行设计改造,合并成25万吨级原油兼成品油功能的特大型码头,码头靠泊船型为8~25万吨级油轮,当25万吨级泊位不使用时,可同时靠泊两艘5千~5万吨级油轮。码头泊位长度为608m,码头前沿水深21.5m。改造后泊位岸线不变,仅码头前沿线向前推移,方位角作适当调整,这样既利用了宝贵的深水岸线资源,适应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又发挥码头泊位对大小船舶的兼靠性能,也节约了投资。本工程供同类型油码头改造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4.
谢进通 《交通标准化》2010,(14):146-149
沥青冷再生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技术,既可简化施工工序,提高作业效率,缩短工期,又可将旧路面结构变废为宝,使废旧材料利用率达100%,具有环保节能、节约工程成本、对交通干扰小的优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5.
为研究轨道交通站台引导员在不同位置的效用情况,利用Wi-Fi嗅探技术收集北京南站地铁14号线站台客流数据,基于实测数据分析候车乘客运动特性及引导员影响方式.设计3种相对位置不同的引导员布设方案,分别构建地铁站台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实验证明了各引导员位置布置方案的在各客流密度条件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客流条件下,引导员在不同位置时其引导效果不同.在低密度(270人·次/周期)客流条件下,位于站台侧部的设置方式效果最优,均衡度方差较其他2种方案分别下降0.02和0.08,站台二次上车人数分别下降4人和9人;在中密度(360人·次/周期)条件下,位于楼梯口的设置方式效果最优,二次上车人数分别下降了28人·次和12人·次;在高密度条件(450人·次/周期)下,同样为站台侧部方式最优,较其他2种方案,均衡度方差降低0.07和0.1,二次上车人数下降7人和13人.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139.
140.
木材的纵接方法按其接头形状有对接、指形拼接、斜面搭接以及这些方法的衍生型等3~4种。其中,对接法强度不好。而斜面搭接法由于要求楔面倾斜平缓,若要得到与普通木材差不多的强度,则木材要有板厚10倍左右的长度损失。而指形拼接法,虽在强度方面稍有不及,但接头加工时的木材损失少,尤其加工过程适于机械化,因此可以认为,这一方法今后将获得广泛推广。本文根据指形拼接的强度试验以及与以往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到了与指形设计有关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