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2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50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前言 车辆的自动变速技术是车辆改进和完善传动系统的一个重要方向,从1939年带有液力变矩器的全自动传动系统问世以来,自动变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近代微电子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使得自动变速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2.
改善在市区道路行驶的混合动力货车燃油经济性的关键是制动能量再生的频率和效率。2002年,首次推出了使用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装置的电容混合动力货车。介绍当时日产柴油机工业公司的研发人员在自主研发超级电容器及相关混合动力技术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同时,简单介绍采用超级电容器的混合动力系统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以及各种制动模式下的协调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惠(东)常(平)高速公路东莞段黎村隧道布置形式的选择论述,分析了3车道大跨度隧道布置形式比选时应注意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丰田汽车与丰田自动织机联合开发成功了燃料电池车使用的高压贮氢合金箱。据称可使作为燃料电池车课题之一的续驶距离达到700km以上。在2005年5月11日~12日于东京召开的“第12届燃料电池研讨会”上,在以前学术会议上发表内容的基础上,追加发表了有关安全性的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开发的简易磨耗试验机,对排气门和气门座进行磨耗试验的结果表明,气门和气门座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在落座面上产生微小的相对滑动是导致发生磨耗的主要原因。磨耗值值的大小取决于滑动量的多少。落座面上的摩擦系数和落座时的接触位置对滑动量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机上对气门和气门座试片进行150万次冲击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接触状态下,气门和气门座的磨耗均极小、但在偏心接触时,磨耗量就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2005年2月26日,某车辆段在给C62B4601787号敞车做段修时,探伤工用3000型荧光磁粉探伤机检查出该车3位车轴防尘板座与轮座前肩过渡圆弧处存在1条长42 mm、深1·0 mm的横向裂纹。该裂纹距车轴左端面272 mm,有10 mm与车轴轮座前肩重合(见图1)。该车轴由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1 9 8 8年1 2月制造,1 9 8 9年3月2 6日组装。本次段修是因左端轴承到期而将轴承退卸,在对车轴除锈后施行电磁探伤检查时发现了该处横裂纹的存在。然后,分别用轮轴微机控制超声波自动探伤机和图1裂纹部位示意图多通道超声波探伤仪进行对比检测…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柴油预喷着火的增压燃气发动机中生物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认为,通过调整柴.油预喷的喷射量,即便使用生物燃料产生的热解气体,也能实现稳定的燃烧。  相似文献   
18.
弹簧的应为(弹力)松弛与蠕变是弹簧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作者根据实践从弹簧的工作机理分析,建立了计算弹簧材料应力松弛的基本方程,由此,可作为确定弹簧材料、尺寸和初装载荷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作者以前曾论述过扭矩比例控制(PTC)方式,将其称之为柴油机和调距桨的一种联合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是通过控制螺旋桨的螺距角,使柴油机的功率与其转速的平方成正比。本文叙述为实现PTC方式而研制的装置的基本原理以及采用这种方式的负荷控制系统,并讨论了这种系统在训练船“深江”号上的实际试验情况。文中将PTC系统和常规的定距桨系统在船速,轴马力和耗油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PTC方式对防止柴油机出现超扭矩状态和在相同船速下降低柴油机耗油量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