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BIM是一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BIM的精髓在于将各种信息数据贯穿桥梁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实现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集成管理。本文结合工程实践需求,研究了基于BIM的桥梁建养一体化平台,探索BIM在施工和运维不同阶段下的典型功能模块,通过打破信息断层,有效控制工程信息的采集、传递、交流和整合,利用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为铁路桥梁专业的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和规范修订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实现以BIM为手段实施服务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大型沉井基础就位后的沉降规律,基于Winkler模型计算、数值仿真研究沉井基础长期水平位移和沉降对大桥的影响.结果表明:沉井在下沉就位后沉降呈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的规律.基于Winkler模型计算的沉井水平位移在1.485~2.971 cm,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沉井沉降为2.643 ...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系杆拱桥结构复杂,对变形控制要求高,其检查项目多,然而天窗点少且多在凌晨,检查养护非常困难。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梁家湾大桥为工程背景,结合系杆拱桥特点,搭建系杆拱桥BIM模型,实现结构信息的可视化。在BI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大桥运营监测系统平台,达到快速准确地了解桥梁实际运营状态的目的。采用MIDAS/Civil建立大桥有限元模型,并依据TB 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和铁运函〔2004〕120号《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确定重点监测内容,为今后的监测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基于BIM技术的高速铁路40 m简支梁设计-建造-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本文立足设计,从面向装配化的模型结构分解、精细化BIM模型构建和BIM设计交底系统3个方面探索了BIM技术在40 m简支梁设计中的应用,形成了主梁、支座和附属设施3大组成部分的架构分解,定义了设计信息。同时,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并构建了简支梁标准产品库,实现了钢筋大样图输出,优化了二维设计。开展了BIM设计交底系统原型设计及研发,丰富了设计交底表达方式。研究成果可为40 m梁制造、运输、架设及运养维护关键信息的创建、管理和共享奠定基础,也可为同类型简支梁BIM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调研、参数分析、对比总结等手段,开展复杂艰险环境下川藏铁路大跨度桥梁建造和运维技术挑战及对策研究.分析表明,桥梁面临大温差等复杂恶劣环境下长期性能保持、铁路悬索桥涡振控制、近断层地震下的车-轨-桥系统安全、考虑轨道线形的桥梁施工线形控制、线-桥一体化性能评估等关键技术挑战,研究提出从材料-结构-体系层面开展大跨...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图像识别出现的断裂和内部空腔问题,提高裂缝整体区域定位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s,LSTM)的裂缝识别方法。通过滑动窗口切分裂缝图像使邻近裂缝间呈现时空延续性;基于编解码的图像分割思想,构建基于VGG(Visual Geometry Group)骨干网络的特征提取编码器,结合卷积LSTM模块学习裂缝的上下文关联特征,通过解码器和分类模型实现裂缝分割,建立编解码特征独立的EDConvLSTM(Encoder-Decoder Convolu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s)裂缝分割模型,并进一步构建编码器与解码器特征融合的FEDConvLSTM(Fused Encoder-Decoder Convolu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s)模型,将高层特征与底层特征相结合,在保证裂缝完整性的同时充分挖掘裂缝的边缘信息,实现混凝土裂缝的精准分割。利用Github平台Yhlleo提供的开放基准数据集DeepCra...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是铁路工程结构设计规范发展的必然,而目标可靠指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原有可靠指标校准值的基础条件部分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结合新情况对铁路钢桥的承载能力目标可靠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本文得到了新形势下铁路钢桥抗力统计参数,校准了铁路钢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  相似文献   
18.
以钢桁梁为实施对象,分析虚拟预拼装的基本原理,设计虚拟拼装流程,研究理论模型创建、实测点选择、测量精度和温度影响等关键要素,搭建包括精度管理和拼装管理两大模块的虚拟预拼装系统。以某实际桥梁工程平面预拼装为基准,采用虚拟预拼装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虚拟预拼装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钢桁梁虚拟预拼装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铁路桥梁检养修作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固化成熟经验,将信息化技术与检养修流程深度融合,构建了铁路桥梁病害库和管养知识库,包括标准知识库体系和基于BIM的运营养护系统2大模块。对铁路桥梁运维单元进行分类和枚举,并以此为本体,利用IFD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Dictionaries)编码实现知识库体系的内在关联,制定了劣化标准库、检查库和维修库的编号规则,形成了作业指导书形式的检查库及维修库。研发了基于BIM的运营养护系统,实现了智能巡检、桥梁病害的统计分析和桥梁状态的定量评分。研究成果升级了检养修管理模式,为铁路桥梁全生命周期信息互反馈和预防性维修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每年消耗的混凝土量不少于45亿m3,对水泥需求量十分巨大,而火电厂产生的固体废料之一的粉煤灰可作为混凝土的活性掺合料,通过向混凝土中掺入10%、20%、30%、40%一级粉煤灰以及掺入10%二级粉煤灰试验研究表明:粉煤灰掺量在30%之内时,其掺量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降低影响不明显;二级粉煤灰由于自身特性,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利,不宜作为高强、抗渗等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