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221篇
综合类   153篇
水路运输   168篇
铁路运输   126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01.
602.
熊鸣镝 《船舶》1996,(6):7-10
在总结美国波音飞机公司CAD/CAM技术成功应用于波音777飞机设计与制造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其应用于舰船设计与建造的广阔前景及由此带来的设计与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603.
汽车配件销售企业库存储备量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销售企业“蓄水池”效能的发挥,对企业销售额、资金周转及微观、宏观经济效益也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合理储备量,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库存储备的总金额趋于合理,二是指单一品种储备量与市场需求大致接近,即按车型、品种的库存结构要合理。显然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前者是总体要求,对于后者有指导性的约束;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为其基础。否则,总额合理,单一品种结构畸形,仍不利于资金  相似文献   
604.
从城市空间结构的实际特征出发,划分出北京的交通圈层;分析北京市范围内的各种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特征及其功能定位和服务水平;提出与各个交通圈层相适应的各种轨道交通系统,以此作为北京远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605.
基于三维、不可压、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和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采用FLUENT流场计算软件,对横风作用下铁路货车D型篷布所受到的气动升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列车速度和横风风速对篷布气动升力的影响,得出了篷布的气动升力与列车速度、横风风速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横风风速一定时,气动升力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列车速度一定时,篷布所受到的气动升力近似与横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数值计算结果与实车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06.
开发了一套基于动态测量的钢轨廓形打磨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由钢轨廓形动态测量子系统、打磨策略子系统和接口子系统3个子系统构成。钢轨廓形动态测量子系统采用线结构光视觉技术对钢轨廓形进行动态测量;打磨策略子系统根据钢轨廓形动态测量子系统获得的现场钢轨廓形数据,实时生成可供钢轨打磨列车使用的打磨策略;接口子系统通过TCP/IP协议与打磨策略子系统通信,将打磨策略子系统生成的打磨策略传输给钢轨打磨列车的作业控制系统,从而控制钢轨打磨列车作业。  相似文献   
607.
介绍一种具有防倾覆功能的地铁桥梁检查车转向架,包括其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各部件及特点;然后通过进行防倾覆计算,为液压系统中油压阈值的选择和锁紧机构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进行厂内倾覆试验,验证该车辆的防倾覆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08.
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发动机配气机构进行研究,编制了发动机配气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计算通用软件。通过对几种机型的验算,说明该软件所得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可以用来计算发动机配气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609.
介绍无砂混凝土小桩作为复合地基在京珠高速公路软弱地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10.
地铁往往无法满足乘客“点对点”出行需求,需借助与地面公交换乘,打通“最后一公里”,提升出行便捷性和幸福感。本文以北京地铁代表性站点为研究对象,对其地面公交与地铁换乘路线的空间接驳和乘客换乘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北京地面公交与地铁换乘问题的改进措施,为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线路接驳和乘客换乘问题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