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7根自密实混凝土(SCC)加固梁和2根对比梁进行二次受力下的抗剪性能试验。试验采用三面U型增大截面形式,在初始受力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自密实混凝土加固。研究不同初始受力,不同加固厚度及不同新老混凝土界面处理方式下加固梁的受剪破坏特征、承载力和新旧钢筋应变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新老混凝土共同工作性好,能够显著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故障现象:一辆延安SX2190型汽车,中、高速行驶时排气管冒黑烟,发动机无力,且耗油量增大。故障检查:根据故障现象,考虑是油路有问题,遂松开高压油泵上的排气孔,用手油泵泵油,排气孔无气泡排出,且出油良好。  相似文献   
3.
故障现象:中国重汽生产的豪运前四后四牵引车,新车使用不久就发现在平坦路面高速行驶时正常,一旦驶过坎坷路面,双转向桥连同转向盘即产生严重的摆动和震颤,驾驶员双手不能握紧和控制方向盘,只能采取紧急制动直至停车的措施故障才消失,在这段时间内转向不能控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未来出行交通事故场景研究数据库中的乘用车追尾卡车事故,分析并提出了以卡车为目标物的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典型测试工况。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得出可代表实际卡车的目标物颜色,基于事故数据分析提取卡车目标物尾部特征参数,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与真实车辆反射特性和机器视觉识别特性接近的重型厢式卡车目标物。卡车目标物静止,测试车辆分别以45、50、55、60 km/h的速度进行100%重叠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测试,验证了该目标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车辆主动安全相关标准法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推动车辆主动安全测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汽车安全气囊是汽车安全开发中重要的部件,其可靠性是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期望点爆工况下安全气囊未点爆、延迟点爆,会使驾乘人员受伤严重。另外,正常行驶工况下安全气囊误点爆不仅会造成驾乘人员伤害,还会增加车辆维修成本。因此为验证汽车安全气囊性能和质量,国家2019年发布GB/T 37474-2019《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误作用试验的方法和要求》。本文就安全气囊匹配试验矩阵,以及气囊标定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为汽车安全产品标定及验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故障现象:一辆延安SX2190型汽车,中、高速行驶时发动机无力,且耗油量增大,排气管冒黑烟。 故障检查:检查空气滤清器,无污物堵塞现象。检查发动机喷油泵,喷油正时正确。继而对柴油发动机各外部附件进行仔细观察,发现进气管有一较大裂缝。  相似文献   
7.
8.
青岛前湾港疏港交通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疏港交通规划成功与否是港口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立足青岛前湾港疏港交通规划分析了动态疏港和静态疏港问题。分析结果认为动态疏港应从快速疏港和市内地面疏港2个层面展开;静态疏港即集装箱等货运车辆的停车问题可以利用集停车、住宿、加油、配货等功能于一体的停车场停放,也可采用路外带状和路内港湾式的停车方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未来出行交通事故场景研究 (Future Mobile Traffic Accident Scenario Study,FASS) 数据库中135例人车碰 撞事故深度调查数据,对造成行人头部损伤的来源及车速对头部损伤来源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 数检验法,建立了车辆速度区间与头部平均 MAIS 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行人头部致伤物主要来源于车辆,占比约 58%,其次为地面,占比约40%。行人事故中,碰撞车速对行人头部损伤来源的分布情况有一定的影响,当车速低于30 km/h时,行人头部损伤主要来源为地面,当车速为 [30,50] km/h时,车辆和地面对行人头部造成的损伤风险相近,当 车速高于 50 km/h时,行人头部损伤主要致伤物来源为车辆。因此,在进行交通损伤流行病学研究、交通损伤事故数据 库构建时,特别是在中低速碰撞中,应重视地面对头部造成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突出基础训练,重点打牢修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基础。要抓好修理人员专业基础训练,必须全面筹划、区分层次、严密组织。对于工艺复杂程度不高的专业,可由旅团组织自训;对于军地通用专业,可与地方厂家联合培训;对于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装备维修,可由院校集中组织培训。训练前,要抓好教练员的选拔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组训能力,然后以点带面,推广普及训练成果;训练中,要注重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和应用,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