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86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4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以往国内外把层间功能层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较少,通过检索会发现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也并不多。沥青路面层间粘结层主要包括透层、下封层和粘层,对这三种层间粘结层,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做了简要描述,每一种粘结层具有各自所要求的功能,起到特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2.
地基土季节性冻胀分类是工程冻土研究的基础,是防治工程冻害的前提。概括介绍了一些地处寒区的国家,对季节性冻土的冻胀及其分类的研究,及各自的季节性冻土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03.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面层沥青混合料在重轴载车辆作用下,产生的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而容易产生过大的剪切塑性变形,使其产生横向剪切流动。考虑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特性、不同轮载条件下非均布接地压力和路面面层及基层间的实际接触状态,选择4种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力学响应分析,假定沥青混合料符合莫尔库仑屈服准则,编制基于COSMOS/M的二次开发程序找出重轴载条件下沥青面层剪切屈服区分布规律,解释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车辙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沥青面层剪切屈服区随着车辆轴载增大而逐步扩展,不同路面结构沥青面层剪切屈服区扩展变化规律不尽相同,路面车辙发展速度和产生部位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4.
由于浮置板轨道结构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基于列车-轨道-桥梁相互作用理论和声学边界元法对钢弹簧浮置板的结构低频声辐射进行详细的分析.系统研究了这种具有良好减振效果的轨道结构自身的声辐射问题,为既具有良好减振效果,又辐射低噪声的环保型减振轨道结构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有限元...  相似文献   
205.
泄露变步长最小均方算法是一种改进型LMS算法,克服了LMS算法无法同时兼顾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的的固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泄露变步长LMS算法的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方法,并将基于LMS算法和泄露变步长LMS算法的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LMS算法相比,泄露变步长LMS算法具有更快的算法收敛速度和较小的稳态误差,可有效进行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  相似文献   
206.
门禁系统在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地铁门禁系统的特点,结合综合监控系统集成门禁系统的不同方案,重点分析门禁系统在控制中心和车站的系统结构,较全面地研究综合监控系统中与门禁系统相关的联动功能,同时展示门禁系统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7.
提出了采用钻芯-回弹法检测梁板混凝土强度,既减少钻芯数量、又提高回弹法检测精度,可以作为混凝土标准试块因特殊原因不合格或缺失时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8.
209.
在分析机车车辆通过曲线轨道时悬挂点相对位移的基础上,研究悬挂系统的承载特性和轮重的增减载性能。结果表明:机车车辆以欠超高状态进入缓和曲线时会造成前构架二系悬挂外侧垂向力增载,驶出缓和曲线时则会有一定程度的减载,而后构架二系悬挂垂向力的增减载特性与前构架相反;欠超高状态也会对一系悬挂产生影响,尤其对一、四位轮对处一系悬挂垂向力的影响显著;导致机车车辆进出缓和曲线时表现出不同承载特性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车体质心和构架质心处的超高角之差;采取降低二系悬挂垂向刚度、减小车体和构架质心处的超高角差等措施,可以改善机车车辆通过缓和曲线时悬挂系统的动态承载特性。  相似文献   
2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