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36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隧道建造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变革过程,隧道智能化建造是当前隧道建造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归纳总结隧道建造技术发展的4个阶段,在概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铁路隧道总体发展成就基础上,论述了隧道智能化建造的必要性,探讨铁路隧道智能化建造所面临的挑战,提出智能化建造的基本概念与涵盖范围,阐述了功能架构及技术组成,从多源异构地质...  相似文献   
12.
王飞  王志伟 《路基工程》2019,(2):135-138
针对昆明枢纽东南环铁路路堑工点双侧强膨胀土路堑高边坡,采用挡土墙、锚固桩、锚杆框架格梁、灌草护坡和支撑渗沟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支挡防护设计,为干湿交替明显的气候特征地区的高地下水位、强膨胀土挖方边坡治理的典型代表。该工程竣工两年来,已经历了三个雨季的考验,目前边坡稳定、铁路运营良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波数积分方法,针对浅海3种典型声速剖面和细砂、粉砂及黏土-粉砂3种沉积层,利用快速场程序得到低频声在近程和远程的传播损失。数值结果表明:声速剖面在近距离上对传播损失没有显著影响,远距离上负梯度、负跃层分布时的传播损失明显高于等声速分布的传播损失;沉积层在近距离和远距离对传播损失都有较明显的影响,远距离时沉积层的衰减系数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京张高速铁路八达岭地下车站为依托,基于建设期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设计模型开展了BIM+VR(Virtual Reality)的沉浸式地下高速铁路车站疏散演练场景构建关键技术研究,给出了BIM向VR场景转化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法,阐明了疏散场景构建过程中软硬件及关键组件开发技术。通过场景应用及与既有平面化疏散指示对比,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BIM的二次利用与沉浸式虚拟疏散演练场景开发提供了成套解决方案,可为类似复杂立体轨道交通车站人员疏散演练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志伟  马伟斌  王子洪 《铁道建筑》2022,(9):131-135+140
针对既有地下车站多采用平面化疏散演练与培训现状,为提升疏散效率研发了基于BIM和VR技术的地下高速铁路车站沉浸式疏散演练系统。首先介绍系统的开发步骤和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功能模块和软硬件的设计,详述了系统中BIM与VR场景转换、投射、融合的关键技术。结合应用案例证实该演练系统可还原灾害现场的各类要素,适合乘客疏散演练与管理人员日常培训,构建的虚拟现实场景疏散系统适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行驶的可靠性,以超宽带(UWB)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智能汽车两阶段U WB定位算法;分析了智能汽车U WB定位算法的基本原理与误差来源;建立了测距值筛选与加权位置解算两阶段U WB定位算法,在测距值筛选阶段,采用高斯筛选剔除小概率、大干扰事件,在加权位置解算过程中,根据多测距点的位置坐标加权计算得到最终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针对实现列控设备功能验证和仿真的需求,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列车运行铁路线路及信号设备的三维建模方法,并利用Creator软件具体实现,同时介绍了Creator软件的Road工具、OpenFlight格式、纹理和特殊节点Switch的使用,以及LOD的设置等.该建模方法能正确验证列控设备的功能特性,为铁路安全行车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19.
20.
以高速铁路隧道健康服役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对高速铁路隧道缺陷结构检测及特征、动力荷载特征、力学行为及其动力损伤本构模型、动力响应规律、服役状态演变规律及服役性能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研究中的难点:复杂形态隧道缺陷结构表征特征,衬砌裂纹扩展机制及龟裂块体结构的联动作用规律,典型缺陷结构的动力损伤本构模型构建,含缺陷高速铁路隧道三维精细仿真模型构建,以及高速铁路隧道服役状态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安全阈值的识别;同时指出高速铁路隧道缺陷结构的受荷模式及动力荷载特征、缺陷结构体动力响应规律及其损伤特性、含缺陷高速铁路隧道结构状态从"缺陷→病害→致灾"的演变机制是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难点分别提出拟采取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