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7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线性涡流制动(WB)首次正式用于德国铁路的ICE 3列车中,其优点是工作无磨损且与轮轨间的粘着系数无关.简要介绍线性涡流制动批量使用前的主要开发步骤及与线路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2.
机电一体化走行装置的发展水平和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道机车车辆的安全性是允许其运行的基本前提.在这方面,对用无源部件(被动部件)的传统走行装置有一系列规程、规范和标准.与之相反,对用有源系统(主动系统)的走行装置,例如对庞巴迪公司运输部的"机电一体化走行装置",就需要按欧洲推荐标准EN50126.50128和50129规定用新方法来分析和鉴定其重要安全范围,例如走行稳定性.除了系统的分析外,还提到了部件试验、滚动台试验和走行试验的结果.在概述"机电一体化走行装置"发展水平后,叙述了走行动力学计算和试验结果,以及在开发过程中的可靠性分析和对必要的冗余设计的展望.在开发"机电一体化走行装置"时独立的可靠性鉴定者(ISA)在两个阶段中采用了CENELEC(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的所谓"伴随方法".介绍了伴随独立可靠性鉴定的过程,以及考虑到可靠性所选用的"机电一体化走行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43.
在广泛收集用户最新要求的基础上开发和研制了新一代机车车辆用的辅助电源逆变器装置.为了批量生产并成功地推向市场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其指导思想是建立一种由适合于各种应用场合的子单元构成的积木式系统.新颖之处是辅助电源逆变器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坚持采用模块化和标准化的设计原则.通过定义子模件,结合模件外形尺寸划分输出功率等级以及确定相互之间的接口,从而实现SIBEST设计方案.采取的措施涉及机械部分(箱体)、电力电子部分(高压变流器、脉冲逆变器、蓄电池充电器)及一般的部件(如变压器、风扇、接触器等等),还有微机控制的基本处理(硬件和软件).许多新的客户合同证实了积木式设计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车辆用涡流制动的原理正好是高速列车所感兴趣的,不过对硬件结构和供电方面又提出了很苛求的要求.此外,控制技术的管理较复杂.为此在ICE 3动车组上是首次批量使用这种涡流制动.  相似文献   
45.
ALSTOM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机车车辆开发商和制造商,它对其产品提出了如下3个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46.
欧洲电力电子学及传动学会(EPE)每2年举行1次大会.2005年9月12~14日在德国德累斯登举行了第11届大会.会议讨论了电力电子元件横截面工艺和传动技术的现状.对电能效率、环保以及功率因数的要求和日益增涨的社会需求,促进了电力电子元件和传动技术的发展.大会最后1天的会议是和德国VDE电工学会(ETG)共同举行的.本次大会的东道主是德雷斯登工业大学,特别是其电工学院(ETI).来自全球参加论坛的专业人员、研究小组发表了大量论文.会议还举办了展览,展示了经过挑选的国内外企业的,特别是半导体元件行业的小型产品.  相似文献   
47.
车辆用涡流制动的原理正好是高速列车所感兴趣的,不过对硬件结构和供电方面又提出了很苛求的要求,此外,控制技术的管理较复杂.为此在ICE3动车组上是首次批量使用这种涡流制动.  相似文献   
48.
ICE(R)列车制动管理的重点是:由司机室中完全相同的操作接口统一控制列车制动的重要功能,并协调功率特性全然不同的制动力资源.对工业部门和铁路部门的研制者提出的苛刻要求是,3种完全可调的制动系统(包括在ICE列车上首次批量使用的线性涡流制动)在所有工作点上以及故障情况时能达到最佳利用制动能量且磨损最小.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EuroSprinter机车家族3代机车的发展概况并比较了不同技术特点,着重阐述第3代Rh1216机车继承了前2代机车的哪些成熟经验,改进了哪些主要部位。Rh1216机车是性能更完善的多电流制通用电力机车,并于2005年春投入3台样车在奥地利、德国、瑞士和捷克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ZD6电动转辙机在振动试验中出现的底壳多处断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