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介绍了电腐蚀的分类与特征 ,通过对客车轴承故障特征进行分析 ,得到了提速客车轴承发生电腐蚀的原因和规律 ,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2.
田军 《交通与运输》2007,23(3):71-71
我国第一代国道共有68条,根据其地理走向分为三类:第一类以北京为中心,作扇面辐射,共12条,编号以“1”字打头,其中最长的是109国道;第二类北南走向,共27条,编号以“2”字打头,其中最长的是从内蒙古锡林浩特到广东海安的207国道;第三类东西走向,共29条,编引以“3”  相似文献   
23.
田军  董河宁 《中国铁路》1999,(4):18-21,43
从分析影响机务成本的因素出发,探讨了现有机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机车使用市场的系统思路。  相似文献   
24.
引入了一类广义指数型积分算子,称其混合指数型积分算子。研究了该类混合指数型积分算子的性质,利用改进的Bajsanski-Bojanic抛物线技七及积分算子的有关性质,建立了一类混合指数型积分算子的整体饱和定理。这理,包含Baskakov型在内的相关积分算子的饱和结果便可以很容易得到,为研究混合指数型积分算子的带近转化定理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算子的饱和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田军 《交通标准化》2010,(21):183-18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道路交通日趋现代化,互通立交的设计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体现在设计中包括安全、环境、功能、用地和成本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更为灵活的设计手法。以宣城至宁国高速公路宁国北互通立交为例,论述变异单喇叭互通立交的设计新思路,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6.
爆破荷载下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为依托,对爆破荷载下相邻隧道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中,岩土本构模型为理想弹塑性模型,瑞雷阻尼的阻尼比取0.05,采用粘滞边界条件模拟动力计算边界条件。分析重点是后行洞爆破,对中夹岩振速的影响和对先行洞衬砌应力及振速的影响。结果显示,先行洞对后行洞爆破有放大作用,随着净距的增大,其放大作用呈衰减趋势。当两隧道净距越小,中夹岩振速越大,当隧道净距变小时,离爆源较近处中夹岩振速增加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27.
引入了修正型Lupas-Baskakov积分算子,它是由Lupas算子和Baskakov算子复合而得到的。通过分析和研究修正型Lupas-Baskakov算子的性质,给出了该类算子的VonorovsKya渐近表达式,确定了此类算子饱和阶及平凡类,最后建立了修正型Lupas-Baskakov积分算子的饱和定理。  相似文献   
28.
针对顶上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涌泥事故,通过地质调查、地质雷达探测、钻探等手段,详细研究了事故发生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分析了该隧道岩溶的发育、赋存、分布规律及规模;指出顶上隧道涌泥的主要原因是岩溶洼地及落水洞中的地表积水和残坡积水以及基岩裂隙水,经岩溶管道不断地渗透于花岗岩体与钙质砂页岩及灰岩接触部位的薄弱地带,从而形成了以垂直发育为主封闭性较好的管道溶洞。实践中结合地质补勘结果,采用跟管管棚、溶洞回填、加强溶洞段初期支护等治理措施,对顶上隧道的涌泥进行了有效处治。  相似文献   
29.
田军 《交通与运输》2006,22(5):26-26
一.车让牛先行。在印度公路上行车,如遇到牛在前方走,那么车辆只能在其后行驶;倘若牛躺在公路中间,车辆就得绕道行驶。因为牛在印度被奉为神明,神圣不可侵犯。  相似文献   
30.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线控转向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驾驶稳定性和操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电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操纵稳定性研究分析,总结了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电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影响操纵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包括车辆动力学特性、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等。接着,对不同电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操纵稳定性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包括仿真模拟、试验台架和实车试验等。最后,对未来电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操纵稳定性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