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研究目的:根据城际铁路的特点,分析城际铁路对轨道结构的需求,提出城际铁路轨道结构的选型原则,通过对钢轨、扣件和轨下基础的分析比较,提出200 km/h城际铁路轨道选型建议.研究结论:轨道结构选型应均衡提高轨道整体结构的承载力,选用轮轨硬度相匹配的U71Mn钢轨、无砟轨道及与无砟轨道相配的扣件系统,以提高城际铁路的使用率.但当线路经过大型的铁路枢纽时,鉴于枢纽内线路关系复杂,道岔类型繁多,根据工程实施的难易程度可选用有砟轨道以减少对枢纽内工程的影响.此外,当城际铁路穿越城市中心区域等人口密集区域时,应积极采用减振降噪措施,以减小城际铁路列车运行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桩板结构双块式无砟轨道的设计,对桩板上铺设无砟轨道结构时的轨道道床受力、裂缝检算及钢筋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对桩板地段无砟轨道结构的配筋计算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普通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的统一公式,探讨了无缝道岔转辙器稳定性的计算方法.以秦沈客运专线18号道岔为例,分析了安全系数与波长、原始塑性变形矢度及容许变形矢度的关系,并给出了全焊情况下无缝道岔稳定性的简化计算公式.分析表明,无缝道岔辙跟处是发生失稳的薄弱部位,建议取原始弹塑性弯曲矢度2mm,容许变形矢度1mm作为无缝道岔稳定性的检算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桥上无缝线路使用伸缩调节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曲线型伸缩调节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根据列车过伸缩调节器时的动力特性对伸缩调节器的设置原则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伸缩调节器在桥上合理的布置方式,供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指导高烈度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选型,结合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的工程特点,提出无砟轨道选型需求及选型原则。通过综合分析我国CRTS系列无砟轨道的技术特点、施工性能、耐久性、可维修性、经济性及其对地震的适应性,研究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选型方案及工程设计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下相邻梁缝处易出现变形不一致,且连续轨道板一旦断裂对桥墩不利,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应优先采用单元式无砟轨道;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一旦发生破坏,应具备快速修复的能力;在综合考虑无砟轨道施工性、耐久性、可维修性及经济性等基础上,建议高烈度地震区优先采用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为保证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的安全性,建议开展无砟轨道抗震设计、地震灾害预警监控系统和地震适应性防护措施等方面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经典的STRIPES接触模型,提出一种求解轮轨非赫兹滚动接触行为的快速计算方法.相比于STRIPES接触模型,该方法采用变化的渗透量比例系数,并且采用FaStrip算法求解切向接触问题.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运用该方法模拟一系列轮轨滚动接触行为,并与STRIPES模型和CONTACT程序进行对比.结果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桥梁跨度、联长的不断增加,复杂的梁轨相互作用给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在总结桥上无缝线路计算理论和求解模型的基础上,以某长联大跨桥上无缝线路为例,对其力学特性和结构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1)长联大跨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较大,钢轨强度往往难以满足规范要求;(2)梁端设置伸缩调节器,可有效减小梁轨相互作用,放散钢轨纵向力;(3)梁端设置抬枕装置可有效缓解梁缝增大导致的轨道刚度不均匀问题,需与伸缩调节器配套使用;(4)长联大跨桥上轨道设置健康监测系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对于穿越居民建筑物和人口密集场所的铁路,为减少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与噪声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减振型无砟轨道结构形式逐渐被广泛采用。以成渝客专途经的重庆市沙坪坝站改工程为依托,提出适合该站需求的减振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并进行了设计。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的路基上减振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该轨道结构强度和裂纹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轨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