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7篇 |
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63篇 |
综合类 | 153篇 |
水路运输 | 238篇 |
铁路运输 | 163篇 |
综合运输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51.
利用自行设计的摆锤试验装置,对玻璃纤维增强乙烯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开展了低速碰撞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冲击力、试件背面中心点位移以及采用超声C扫描定损技术,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表明,在一定碰撞能量下复合材料层合板受冲击面出现明显损伤,同时伴随着内部大范围的分层损伤现象的发生;随着碰撞能量的增加,层合板受冲击面损伤程度随之增加,背冲击面也由无明显损伤到出现基体开裂和纤维断裂的现象变化;层合板内部分层的面积与其吸收的能量有关。 相似文献
752.
753.
754.
755.
756.
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工程特点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是目前我国在大城市中心区修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长大隧道,是在国内同类地质条件下第一条采用直径12.04m泥水盾构施工的隧道,其5.2km的掘进长度是北京市盾构施工独头掘进最长的隧道,也是北京市第一个进行全线风险评估的地下工程。北 相似文献
757.
为实现货运承运制清算系统与运输收入系统和运输统计系统的数据共享,对共享的属性类数据和计算类数据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对比共用数据表、Web service和共享数据文件3种共享技术,提出以共享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数据文件的形式实现数据共享,给出了数据共享方案并制定了数据交换机制。经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符合货运承运制清算现状,能够满足承运制清算的数据要求。 相似文献
758.
为提高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效率,提出了一种铁路探地雷达(GPR)检测数据智能管理分析系统方案。结合铁路基础设施检测工程需求与探地雷达数据特点,开展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优化数据管理、工作流处理、交互解释和统计分析等步骤,克服目前软件的不足;利用Hadoop大数据技术进行多通道探地雷达数据的快速处理,实现海量探地雷达文件的并行计算;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对探地雷达图像进行智能识别。对高铁隧道衬砌检测车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应用测试,测试效果显示,该系统可以提高探地雷达检测数据的管理和处理效率,推动铁路基础设施探地雷达检测向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759.
青岛地铁13号线灵山卫地铁车辆地下停车场采用了泄水减压抗浮技术。首先进行了抗浮技术方案的比选及泄水减压抗浮技术的适用性分析,然后从泄水减压抗浮原理、基坑涌水量、盲沟布置及泄流能力、水位监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泄水减压抗浮系统的设计,最后分析了实施泄水减压抗浮方案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抗浮问题,节省了工期,节约了投资。在地形利于地下水排泄,地下水的分布、渗流、涌水量等因素可预测的情况下,泄水减压技术是一种可应用于地下工程的绿色、环保的抗浮技术。 相似文献
760.
人工配制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土,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水泥掺量对水泥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测定水泥土吸附结合水含量,确定吸附结合水含量与水泥掺量的关系,探究水泥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的结构强度随着水泥掺入比的增加而增大,水泥掺入比低于10%,其增速缓慢;超过10%,增速明显。水泥土的主固结时间几乎不受固结压力影响,随着水泥掺入比增大明显减小。水泥改良软土的次固结系数Cα与固结压力p的关系曲线在结构强度附近存在峰值点,起始阶段,次固结系数随着固结压力增加逐渐增大;超过峰值后,随着固结压力增加先是明显减小,最后逐渐趋近于基本不再变化的常数。施加的固结压力低于水泥土的结构强度时,e-lg t关系曲线近似呈直线,主、次固结界限模糊,主、次固结划分点难以确定;超过水泥土的结构强度时,e-lg t关系曲线呈反S形,固结压力越大,线形特征越明显,主、次固结分界点越清晰。水泥土的次固结系数Cα与压缩指数Cc的比值近似为一常数,水泥土的Cα/Cc值明显低于原状土,几乎不到原状土Cα/Cc值的一半,Cα/Cc值与水泥掺入比aw呈线性递减关系。水泥土的吸附结合水含量Wg与水泥掺入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