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室内大比例尺路堤湿化变形模型试验,分析秦岭山区糜棱岩化条带状粉砂质千枚岩湿化与时间的变形规律及湿化前后的变形量,并预测现场9.6 m高的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最大湿化沉降量;基于湿化变形的基本原理,编写采用单线法进行路堤湿化变形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对变质软岩填料路堤进行湿化变形有限元分析,并与室内模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为9.6 m的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最大湿化沉降量为6.3 cm,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较吻合,对秦岭山区软岩路基的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堆积层边坡具有结构松散、渗透性强和易受施工扰动等特点。隧道开挖与降雨入渗均可导致堆积层坡体产生挤压变形,使隧道支护结构因围岩压力增加发生变形和开裂,影响其安全。本研究以湖南省某山岭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在不同工况下堆积层边坡与平行穿越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堆积层坡体的变形机理,探讨在降雨入渗条件下,隧道穿越堆积层边坡时,隧道支护结构和堆积层坡体受力变形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入渗使堆积层坡体及平行坡向穿越坡体的隧道衬砌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增大。其中,堆积层坡体前缘和坡面位置受施工扰动和降雨入渗作用的影响最明显,位于堆积层内部的隧道衬砌结构拱顶处的受力变形比其拱腰处的受力变形更大,降雨强度的增大会显著提高该影响效应,且降雨诱发的隧道拱顶位移变形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  相似文献   
13.
文中总结了航标效能评价研究常用定性、定量方法及其特点,分析了系统效能评价的难点所在,并提出了未来效能评价研究的三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1.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发动机技术状况欠佳,将使机油劣化速度加快。如活塞、活塞环和汽缸壁磨损严重,将造成窜气严重;油电路调整不当,会使燃料燃烧不完全;曲轴箱通风不畅和"三滤"过脏,会导致外来污染增加;异常磨损会使铁含量增加。因此,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将直接影响机油的劣化速度。  相似文献   
15.
随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能与运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是缓和矛盾的措施之一。而列车提速不仅对牵引动力提出要求,而且对车辆、线路路基、钢轨、信号、道岔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就道岔而言,要求能保证列车平稳、高速通过。这样,原有的道岔就必须更换,新道岔滑床板由原来36块变为52块,其长度增加了6~7米,工作量增加了44%。另一方面由于车速提高,运行密度增加,列车间隔时间缩短,但对道岔维护工作质量要求却不断提高,如要求道岔滑床板无锈斑,光亮无油腻等。一副经过细雨、大风后的遵岔,仔细地清除锈点、油腻约在1至1个半小时,因为油腻很难清除。因此在列车高速运行的情况下,利用列车间隔进行清扫,  相似文献   
16.
各种复杂环境下路面车道线的高效精确检测是自动驾驶领域中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由于车辆实际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和路面车道线的多样性,现有方法在车道线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上仍需不断增强。提出一种面向多元场景结合GLNet的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采用改进Gamma校正对待检测路面图像预处理,消减光照不均匀、夜晚等环境干扰,增强车道线纹理。然后为增强数据集的多样性,在LaneNet网络的基础上引入对抗生成网络DCGAN,构建GLNet网络模型。该模型采用编码-解码的网络结构提取车道线特征(车道蒙板和像素点),通过DBSCAN聚类算法将不同车道线划分为不同的实体,使用H-Net网络学习的视觉转换矩阵优化并拟合输出车道线。最后基于已训练好的GLNet权重模型对车道线进行精确提取,并在Tusimple数据集和自制数据集上测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准确率可达97.4%,相较于基于LaneNet网络的车道线检测算法明显提高;DCGAN网络的加入丰富了数据集类型,并提高了该模型的表征及分类能力;DBSCAN聚类算法的平均聚类时间约为0.016 s,相较于Meanshift算法运行效率更高。所提出的方法考虑了不规范、环境复杂等多种道路类型的车道线检测任务,提升了对复杂噪声与多元场景的处理能力,在车辆辅助驾驶领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黑龙江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给沿线的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何协调好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保护自然环境、协调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黑龙江省公路建设所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本文对黑龙江省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影响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结合黑龙江地区的自然气候特点、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情况,介绍了黑龙江省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间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并从生态环保、噪声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为黑龙江省高等级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Vehicle positioning is critical for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navigation, vehicle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They are regarded as the core technology ensuring safety in everyday-driv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nhanced vehicle ego-loc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streetscape image database. It is most useful in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blind area. Firstly, a database is built by collecting streetscape images, extracting dominant color feature and detecting 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URF) points. Secondly, an image that the vehicle shoots at one point is analyzed to find a matching image in the database by dynamic programming(DP)matching. According to the image similarity, several images with higher probabilities are selected to realize coarse positioning. Finally, different weights are set to the coordinates of the shooting location with the maximum similarity and its 8 neighborhood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matching points, and then interpolating calculation is applied to complete accurate position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his study is less than 1.5 m and its running time is about 3.6 s. These are basically in line with the practical need. The described system has an advantage of low cost, high reliability and strong resistance to signal interference, so it has a better practical value as compared with visual odometry(VO) an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based approach for vehicle positioning in the case of GPS not working.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某电动车电池包3维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电池包自然对流和强制通风冷却时的稳态温度场,结果表明2种方式都不能较好地满足电池的散热要求;据此设计了5种结构改进方案。通过CFD模拟发现:在电池包中部设置开口挡板并依次错位布置进风口、通风口和出风口,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电池包最高温度下降了8.3℃、最大温差下降了7.3℃、单体电池的最大温差下降了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