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Ⱥ�㷨�ڶ��������������е�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动车组运用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对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问题的相关研究,根据动车组的运用特点和运用规则,在已知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建立了求解动车组运用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将动车组的接续运行与检修计划制定过程转化为动车组运用网络上具有较多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TSP问题.并借鉴了蚁群算法求解该问题.为优化我国在建和拟建的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动车组运用及计算机自动编制动车组运用计划提供了有效的求解算法.最后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运用计算机模拟进行验算,证实了算法的可行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
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组织的服务水平,需要优化列车开行方案的设计。本文通过分析国外高速铁路的开行模式,结合我国高速客运网络特征,在充分考虑乘客出行方便度的情况下,设计了适合我国高速客运网的开行模式。  相似文献   
23.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自动移线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特点,提出了阶段移线法,该方法把移线过程从一个带回路的图结构简化为一个树结构,进而又简化为一个计算机非常容易处理的链结构,介绍了实现阶段移线法的两个关键技术。在《计算机编制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系统》等试验环境中,运用阶段移线法自动处理移线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大地提高了列车运行线调整的效率。  相似文献   
24.
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期性列车运行图具有一系列优点,并能带动客票组织方式、运输组织方式等的完善和改进,成为国外高速铁路普遍采用的运行图模式.本文介绍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分析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的特点,总结基于周期事件规划问题(PESP)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模型.结合中国客运专线的实际情况,针对运营情况复杂的线路提出基于定序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模型.模型以固定的列车到发顺序为基础,考虑列车区间弹性运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停站时间、到发线安全间隔、同类列车的发车频率等各项周期约束,将列车的总旅行时间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并通过铺划某线路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而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应用目前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采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以下简称VR)的方法,对铁路运输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模拟培训和考核,具有逼真、有效、经济、快速等特点和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聂磊 《中国电动车》2006,2(12):141-142
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诸要素中,制度胜于环境,而文化重于制度。建立先进的制度需要文化的演进。文化的演进,不仅需要制度的完善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更需要真正的信仰的建立。  相似文献   
27.
铁路客运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客运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无缝运输”的理念,以实现全过程服务、高效率服务为目标,通过分析旅客运输的各个环节和外部环境,从运输产品、运输过程、联合运输、形象服务4个方面对影响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铁路客运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实际调查数据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8.
依据混凝土叠合板的拼接试验研究,叠合双向板的工程经验,以及叠合梁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叠合双向板的内力和配筋计算方法,以求在理论上解决叠合双向板的设计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心理因素和评价指标 ,用卡特尔的 1 6种人格因素调查问卷 ,对事故组、安全组 (各 2 0人 )各 1 0个 2人搭配机班乘务员进行测试和心理因素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 :事故组与安全组在敏感性、怀疑性及自律性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而事故组与安全组各机班内 2人在次级因素内外向、怯懦与果断 2个指标上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次级因素心理健康状况、怯懦与果断、专业有成、管理事务真确可靠及新环境的学习成长能力方面以及根源因素乐群性、有恒性、怀疑性、稳定性、自律性方面 ,差异也都非常显著 ,P≤ 0 0 1 ;其次聪慧性、敢为性、世故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 ,P <0 0 5 ,也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安全组均优于事故组。结论 :这些指标应列为机车乘务员职业适应性体检的心理卫生必检指标。  相似文献   
30.
客流分配方法研究是铁路客运产品设计的核心,对评价列车服务网络质量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旅客列车运行图形成的时空服务网络属性及其构造方法,在分析多层 次旅客具有不同的服务时间窗期望、换乘次数、换乘时间等出行选择行为基础上,确定网 络弧段阻抗.建立体现旅客时空差异服务需求约束的客流分配模型.提出由时间窗搜索和 改进的Dijkstra 算法构成的组合算法求解旅客合理时空服务路径集合,设计基于合理服 务路径集的客流分配子算法.实现在网络条件下,根据分配权重函数不同,完成客流时空 分配.最后,利用MATLAB 编程,以京广高速铁路相关时空服务网络为例,验证模型和算 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