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研究了一种利用OBD系统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汽车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由手机诊断程序和VCI系统组成。手机诊断程序通过遵循SAE J2534标准的VCI系统与车内电子控制单元进行通信,获取汽车故障代码及汽车内部实时状态数据。由智能手机对诊断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并整合诊断辅助功能。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整个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2.
胡杰  潘小军  廖华  谢荣 《船舶工程》2016,38(12):72-77
浮式防波堤是当前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的热点,由于浮式防波堤主尺度大,采用半潜船等工程船运输成本高。本文考虑三种不同类型浮式防波堤采用湿拖方式进行运输,采用AQWA软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海况下浮式防波堤各自由度运动响应。研究发现:圆筒型和板架型浮式防波堤适用于不同海况下湿拖;网笼型浮式防波堤湿拖过程中运动响应幅值较大,建议使用半潜船运输。本文通过探究不同浮式防波堤湿拖过程中的运动响应,可为工程实际中浮式防波堤运输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3.
研究CATIA软件在船体结构设计尤其是船体结构件智能化没计方面的应用.通过对结构详细设计流程的分析,提出船舶结构件智能化设计的具体方案,结合建模实例,给出了船舶典型结构件数据库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4.
35.
电动汽车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是当下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现有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大多基于单一预测指标,预测精度较低,模型的泛化性能较差。本文通过实车数据构建了GM-LSTM的Stacking融合模型,实现电动汽车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准确预测。首先根据电池剩余使用寿命影响因素,提取车辆真实的运行参数和环境参数,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筛选最优特征集合作为模型输入,其次选择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算法对所选特征进行惯性延伸,克服数据时间维度上的限制,最后基于数据特点,分别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并通过Stacking模型融合进一步降低预测误差。结果表明:模型融合 后平均相对误差为1.6%,平均绝对误差为0.013,能够稳定可靠的实现电动汽车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36.
汽车主要是由以下4大部分组成的:发动机部分、底盘部分、电气部分和车身附属部分。而对于每一部分又有多个复杂的系统组成,比如电气部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系统。但是再复杂的系统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要排除故障,首先要分析和查找故障的部位,  相似文献   
37.
针对传统车辆下线双怠速排放检测中人工难以稳定控制发动机高怠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载诊断系统(OBD)控制的发动机双怠速排放检测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双怠速排放检测自动控制软件VCI系统、尾气分析仪及数据服务器等组成,可实现发动机转速的精确控制及排放自动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提升了高怠速检测过程中发动机转速稳定性,减少了检测时间,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下线检测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38.
针对海岸滩涂风电场风机吊装要求,对风机吊装平台方案进行了设计,设计时考虑了作业位置、吊臂方向、风机部件的存放、辅助器具的放置等,同时对平台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吊装平台结构以及连接装置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论证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为我国大规模进行海岸滩涂风电场建设提供了一种关键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9.
随着我国大件设备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大件运输车辆的需求也就相应增加,且在运输过程中支座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承担货物的全部载荷还起着固定货物作用。因此通过对支座主要参数进行研究,利用UG二次开发功能建立大件运输支座对话框,完成支座的系统开发。再利用UG的高级仿真模块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此过程可大大节约大件运输安全分析过程中的时间成本,还能准确分析货物是否会对支座造成崩塌现象,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0.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实验验证相结合对自冲铆接(SPR)接头剖面位置对测量互锁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剖面为SPR接头的中心面时,测量得到的互锁值最小,当剖面位置离中心面距离变大,测量得到的互锁值也随之变大。同时通过建立SPR接头剖面位置与互锁值关系的数学模型,用于计算不同剖面位置时对应的中心面的互锁值,从而判定SPR接头剖面测量互锁值是否满足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