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305篇
综合类   91篇
水路运输   190篇
铁路运输   120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无砟轨道层间界面是其薄弱环节,雨水侵入会加剧层间损伤.为研究无砟轨道层间离缝内动水压力分布规律,建立无砟轨道层间脱空平面计算模型,分析脱空深度与开口量对脱空区域垂向位移的影响,确定与现场实测接近的脱空深度;并设计无砟轨道层间脱空模拟装置,验证高频荷载作用下该装置的有效性;基于此装置,开展层间离缝动水压力试验,研究荷载频率、离缝开口量对动水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荷载频率为25 Hz,幅值为1.1 kN时,层间脱空模拟装置板端最大垂向相对位移与现场测试结果吻合,表明该装置能模拟层间动水;在高频荷载作用下,层间离缝内水压力正负交替变化,动水压力沿离缝深度方向增大,在离缝尖端水压力最大为15.794 kPa;荷载频率从15 Hz提高至25 Hz时,最大动水压力从1.646 kPa增长到15.794 kPa,约增大10倍;开口量从8 mm增加至14 mm时,最大动水压力从8.320 kPa增大到15.794 kPa,约增大2倍.  相似文献   
712.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应答器传输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从工作原理出发,研究分析车载应答器潜在的敏感设备、耦合路径及电磁骚扰源。以宁波地铁5号线电客车发生的多起因车载应答器传输模块受扰,导致列车停站不准、定位丢失故障为例,排查构成干扰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现场实际,通过提高设备抗扰度来抑制干扰。经长期追踪观察,未再出现因受扰导致的故障,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13.
随着汽车行业迅速发展,车辆搭载了更为丰富的单车智能和网联通信相关系统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底层稳定、安全、可靠的定位和授时信息。卫星定位系统是载体获得绝对位置的重要途径,在航空航天、电力、通信等行业已有广泛的应用。然而汽车行业有着特殊的使用需求,诸如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置信度,极其严酷的车规环境及可靠性要求和极高的安全性要求等,均需要对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系统的测试评价。本文综述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的行业发展现状,研究并提出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的评价体系,进一步保障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提供的时空信息的精度、可靠性及稳定性,支撑汽车产业新四化发展。  相似文献   
714.
为研究水平旋喷拱棚(简称拱棚)在富水砂层中的力学特性,以江门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变化地下水位、地层渗透系数和覆土厚度,分析在开挖过程中拱棚挠度和轴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增加,拱棚挠度增大,越靠近洞口拱棚挠度越大;在有地下水工况下,掌子面附近拱棚挠度比无水工况低,说明拱棚在富水砂层的预支护效果较好;拱棚最大轴力位于掌子面附近,且地下水位越高轴力越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覆土厚度小于13 m时,随着覆土厚度增加,拱棚挠度和轴力近似呈线性增长;覆土厚13 m时,随着地下水位升高,拱棚挠度和轴力增大,当地下水位与拱顶净距大于3 m后,随着地下水位升高拱棚轴力增速变大;地下水位对拱棚轴力影响较大,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建议采取降水措施减小拱棚受力。  相似文献   
715.
随着我国对风力发电的大力支持,风电发展的重心已经由陆上项目逐步向海上项目倾斜,海上风电机组尤其是关键部位紧固件面临着高盐、高湿以及干湿交替的腐蚀环境,紧固件高可靠性的防腐技术发展迫在眉睫。介绍了目前海上风电机组紧固件地腐蚀机理,以及应用较为成熟的4种防腐技术,揭示了防腐涂层的防腐机理,最后,对激光熔覆技术与复层包覆技术在海上风电机组紧固件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供本领域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16.
生态丁坝是基于水工学和生态学的新型整治建筑物,不仅起到调控河道水位、维护边坡稳定的作用,还促进了生态修复。采用Flow-3D流体力学软件分析了新型半圆形构件的流速、紊动能等关键水动力要素。结果表明,基于Flow-3D数值模拟得到的水流流速拟合结果良好,采用该软件研究航道整治工程中复杂构件的水动力特性是可行的;新型半圆形构件内的横隔板将腔体分为上下两块区域,上方水流流速、紊动能明显大于下层,且下层流速、紊动能基本不受外界流速影响;构件上下层具有不同的生态效应,其水动力特性分别适宜于鱼类和底栖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717.
含有半开放水舱的船舶在实际波浪中航行时,由于船体运动和舱壁反射等而导致舱内波浪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增加了小型船舶进该水舱内作业安全的不确定性。基于自研求解器naoe-FOAM-SJTU,并利用重叠网格技术对不规则波中含半开放水舱的船舶进行运动模拟。以船舶零航速迎浪时的模拟为基础分析半开放水舱内的波浪演化特性,研究不同航速和浪向对半开放水舱内波浪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开放水舱内波浪从舱尾到舱首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航速增加后舱内波高明显降低,这在舱首尤为明显;随着浪向角的减小,舱内波高明显增加。已完成的计算工况表明,增加航速或浪向角可减小半开放水舱内波浪,从而降低小船驶入水舱内作业的风险,这项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实际船舶的作业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18.
针对西宁至成都高铁若尔盖湿地段路基工程,基于传热方程、水分迁移方程与力场平衡方程建立季节冻土区高铁路基冻胀的水热力耦合模型,对比分析普通路基和保温路基的温度、水分和位移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保温层有效降低路基的冻胀量,同时减小左右路肩的冻胀量差;保温路基与普通路基的总含水量分布相似,由于保温层将冻结锋面完全阻止在保温层内,其冻深远小于普通路基。  相似文献   
719.
陈浩 《都市快轨交通》2023,36(1):106-112
以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综合管廊为例,探讨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协同设计的优势与问题。首先按照集约适度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调整舱室布局、优化管线安装检修空间和检修通道的方式进行优化标准断面设计;然后通过对综合管廊通风间距及逃生口的创新设计,减少通风井及地面逃生口数量;最后利用施工竖井整合通风口、吊装口、逃生口、出入口等地面构筑物,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舱室布局、管线安装及检修空间,管廊断面面积得到有效缩减;通过对通风间距、逃生口的设计优化以及对地面构筑物的整合,减少了对城市景观的不利影响,为综合管廊与轨道交通协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0.
紧邻铁路偏压基坑施工对铁路运营影响大,需严格控制其变形,以减小对铁路的影响,因此对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通常“偏保守”,存在优化的可能。为探究偏压基坑中围护结构优化的可能,以某工程为依托,分别对铁路两侧的等长桩围护结构与长短桩围护结构的变形与内力进行了测试,比较分析了两侧围护结构的实测结果。结果表明:在本工程中,左右两侧基坑变形较小,均在可控范围内,等长桩围护结构与长短桩围护结构均可保证基坑与铁路安全。与等长桩围护结构相比,长短桩围护结构的桩身最大水平位移与弯矩出现了增长,水平位移最大增长了0.25 mm,桩身弯矩最大增长了10.14 kN·m,两者增长量均较小,长短桩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长短桩围护结构紧邻偏压侧的桩身水平位移与弯矩大于远离偏压侧,但两者相差较小,偏压荷载对长短桩围护结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