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269篇
综合类   197篇
水路运输   251篇
铁路运输   161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Surf-riding/broaching is one of the five stability failure modes to be includ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second generation intact stability criteria (which are risk-based stability criteria) that can ensure the safety of ships in actual seaways more effectively.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wave surge force prediction accuracy on surf-riding/broaching vulnerability criterion check result. Firstly,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wave surge force prediction method adopted in the current vulnerability criterion check procedure is not accurate and may lead to wrong conclusions. The experimental data from captive model test and the numerical result based on 3D panel method both indicate that the diffraction effect must be considered to correctly predict the wave surge forces. Besides, sophisticated methods are not suitable for Level 2 vulnerability criterion check due to their complexity. Therefore, an empirical formula for wave surge force correction based on sample ship calculation results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empirical correction formul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vulnerability criterion check accuracy and thus contribute to the design and safety of the ships which are vulnerable to this stability failure mode.  相似文献   
892.
长江大保护和双碳战略对长江船舶的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长江液货船为研究对象,研究替代燃料动力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分析低碳和零碳替代燃料的应用现状,针对目标船的动力参数开展液化天然气(LNG)、化石氨和绿氨燃料替代燃料动力系统方案设计,并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计算柴油、LNG、化石氨和绿氨动力系统碳足迹。研究结果表明,LNG动力系统的碳足迹相比柴油动力系统低35.11%,绿氨相比化石氨具有更好的减碳潜力。此外,采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对替代燃料动力系统生命周期碳足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为科学、全面地评估替代燃料动力系统的环境友好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3.
采用自主开发的大振幅强迫横摇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船模在10° 横摇幅值、4种航速和横摇频率为0.05~1.25 Hz时的强迫横摇水动力试验研究.分析不同航速和横摇频率时船舶的横摇力矩幅值、横摇力矩与运动之间的相位差以及附加转动惯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在试验中发现,当横摇频率小于船舶横摇固有频率时,随着横摇频率的减小,横摇...  相似文献   
894.
<正>1项目化学习共同体概念界定1.1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指的是由学习者(参与学习的主体)和其助学者(主要包括教师、师傅、其他辅导者)一起构建的学习团体,一起参与学习,共享资源、互通对话、重视彼此的情感交流,最终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他们相互作用,且对团体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形成了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共同体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895.
为进一步优化路基填料选择,确保施工后铁路路基力学强度达到规范要求,通过路基现场每层填筑压实过程中同步检测地基系数K30及相对应的压实系数、含水率建立K30与压实系数、含水率的关系。取现场土样在相同压实系数、含水率条件下成型室内试件,然后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其回弹模量,从而建立地基系数K30与室内回弹模量的经验公式,并基于规范中现场路基填料标准提出室内控制指标。结果表明:含水率相同时,压实系数每增加1%,K30增加12.3 MPa/m;压实系数一定时,含水率每增加1%,K30减小18.6 MPa/m。室内回弹模量与现场地基系数K30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高于0.95,压实系数每增加1%,室内回弹模量增加约12%,含水率增加1%,室内回弹模量减小约13.4%;以室内回弹模量53 MPa对应现场K30为90 MPa/m,可作为填料选择的室内力学指标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96.
采用纵梁和横梁的桥面系是既有铁路钢梁常用的结构形式,因其直接承受来自于桥枕的列车活载,容易产生裂纹等病害。以一座重载铁路64 m单线简支下承式钢桁梁为例,对桥面系纵梁上平联节点板出现的裂纹病害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测量开裂节点板及其连接角钢、附近桥枕在过路列车通过时的应变历程,并对更换下来的节点板进行金相分析。应变试验结果表明:纵梁跨中位置节点板应变较大,且随着活载的增加,节点板应变呈非线性增长趋势。金相分析结果表明:钢板母材开裂位置无杂质等材质缺陷。判断该节点板开裂为非偶发性病害,建议设备管理单位加强对应位置巡检或对薄弱处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897.
为探索铁路钢混梁装配式桥面受力性能,建立装配式钢混梁桥面板有限元模型,从而对比分析铁路荷载作用下整体现浇和预制装配式桥面板的受力特征,分析装配式桥面板长度、宽度、厚度、主梁横向间距等参数对桥面板受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装配式钢混梁桥面板采用预制装配方式后结构纵桥向正、负弯矩变化较小,但横桥向正、负弯矩显著减小;预制板长度增加,预制板横桥向正弯矩、负弯矩绝对值增大,纵桥向负弯矩增大;预制板宽度增加,横桥向正弯矩、负弯矩,纵桥向负弯矩均增大;预制板厚度增大,横桥向负弯矩、纵桥向负弯矩均增大,纵桥向正弯矩减小;主梁横向间距增加,横桥向正弯矩增大,横桥向负弯矩减小,纵桥向负弯矩增大。各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预制板宽度>主梁横向间距>预制板长度>预制板厚度。  相似文献   
898.
阐述了商用车疲劳预警系统的整体框架,对监控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和疲劳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未来监控系统需具备高稳定、短延迟、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将预警分为两个层次并分别定义人机交互的有效性,然后对4类疲劳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的疲劳检测方法将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最后提出当前研究的难点,并从获取更多驾驶员信息、提取更多疲劳特征、减少对特定疲劳特征的依赖3个方面对商用车疲劳预警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9.
介绍了武汉局集团公司加强LKJ数据安全,提升LKJ数据管理水平的具体实践。重在落实LKJ数据管理中排查出的7个主要风险管理措施,建立提升LKJ数据管理水平的5个长效机制,以此促进LKJ数据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更好地为铁路运输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900.
本文以两挡AMT换挡执行机构壳体为研究对象,对壳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重点关注壳体易发生失效的区域,然后通过有限元仿真与振动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壳体强度进行校核,以此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希望为执行机构壳体的最终定型节约成本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