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101篇
铁路运输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超高强度钢EH47广泛应用于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板等区域结构中,建造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直接影响到船体结构的安全及使用寿命。论文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平板对接焊进行模拟,得到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并采用盲孔法对焊缝区域进行残余应力测量。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在靠近焊缝中心及区域附近处表现为拉应力,随着逐渐往焊缝中心靠拢,拉应力迅速增大,当达到焊缝中心附近时拉应力达到最大值。随着逐渐远离焊缝中心,拉应力迅速减小,达到一定距离时转变为压应力,并在距离焊趾2.5 cm处达到压应力最大值,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测量值基本吻合,同时焊后热处理能有效降低有损结构强度的焊接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12.
船体梁结构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是一种降低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的新技术,具有高效、灵活、效果明显等优点,有望能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近年来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的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控制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以T型梁为例进行无变形焊接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13.
运用应明生教授提出的完全剩余格L值逻辑语义的方法引入了L—不分明化环的概念,然后讨论了L—环的若干性质.  相似文献   
114.
利用关于F-连续映射[2]的概念以及模糊集的若干分离性[2]的概念给出了F-正规拓扑空间的两个性质,所得出的结论是经典正规拓扑空间相应性质的推广,同时也是对有关F-分离公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5.
造船行业PDM的开发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候雅莉  蒋志勇  朱骏 《船舶》2003,(1):56-57,63
介绍了造船行业基于TRIBON的PDM的理论模型,结合船厂需求提出了它的开发模型。并主要以局部定制管理为例,说明了TRIBON中的曲线如何在其它建模系统中模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6.
基于随机理论基础的研究方法,应用矩函数法求解随机风浪中舰船的非线性横摇响应,提出了风浪中舰船安全航行的动稳性简化指标,研究建立将理论研究成果与测量技术、数据处理、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舰船浮态、稳性监测系统数学模型,给出舰船态监测与预报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7.
现代造船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集成,如何实现信息的集成并构造与信息集成相匹配的编码体系是现代造船模式下全新的概念。本文分别从设计、物资采购、物资集配、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几方面入手,分析集成环境下的编码体系的构成及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18.
周宏  蒋志勇  马晓平 《船舶》2005,(4):17-19
船舶绿色制造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而绿色制造对造船供应链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基于船舶绿色制造提出了造船供应链的设计原则和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9.
船舶稳性理论研究的方法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早期稳性理论、波浪中的稳性理论和随机风浪中的稳性理论作了简述,对船舶横摇运动进行了详细综述。最后指出了还需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0.
提出描述吊装所引起变形程度的物理量:变形量和变形率,并阐述这2个物理量的概念及运用实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对18万t散货船的舷侧总段及机舱大总段的吊装过程进行模拟,参照结构吊装安全准则优化舷侧总段吊装加强,将优化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取消原来的圆管加强,减少安装、拆除的工程量,提高生产效率;在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模拟不同工况下机舱大总段整体结构的受力情况,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舱大总段结构在起吊上升及移位2个阶段的应力和变形超出了安全范围,需采取应对手段。对机舱总段吊装进行数值模拟有利于实现总段大型化、保证吊装的安全性;同时,可提高总段的完整性,使许多坞内工程陆地化,为缩短船坞周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