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98篇
铁路运输   70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瑞士联邦运输局(FOT/BAV)向Cisalpino公司的ETR610型列车颁发了在其管辖范围内的临时运行许可。这项资格截止期为2010年1月,届时由瑞士联邦铁路和意大利国营铁路合资的Cisalpino公司,必须满足瑞士联邦运输局的一系列条件来获得永久行车资格。如今这种新车型还未打算用于营运。  相似文献   
52.
大多数铝基合金都能够成功地进行焊接,而不会发生裂纹的问题。但是,要获得成功,使用合适的填充合金和采用经过合理研发和试验的正确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评估与发生开裂有关的潜在可能性,必须了解许多种不同的铝合金及其不同的特性。掌握这些方面的先进知识,才有助于避免焊接裂纹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铁道车辆的油漆涂装是防腐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车体防腐的效果则取决于所用油漆的质量。文章阐述了铁道车辆行业常用的油漆及其特点,指出在当今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形势下,如何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油漆涂料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4.
简要介绍了2TЗ116Y型内燃机车的结构特点、设备布置、牵引特性和技术参数;重点叙述了专门为该型内燃机车研制的MCY-TП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电路以及系统主要部件的功能和接线图。  相似文献   
55.
日本神奈川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超声波振动,开发了接合异种金属的“超声波复合振动接合技术”。  相似文献   
56.
基于喷丸强化及固体润滑覆膜的表面改性,以提高车轮轮缘与钢轨轨距角部位(指两者接触部位)的耐磨特性为目标,利用试验室基础试验,对铁道车辆车轮实体模型轮缘部进行表面改性加工,准静态地再现了轮缘与钢轨轨距角部的接触形态,确认了固体润滑覆膜有利于提高耐磨特性,能有效发挥固体润滑功能.  相似文献   
57.
采用工业机器人实现焊接作业的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焊接工作的劳动生产率和焊接质量,特别是在制造机车车辆的大型结构件时情况更是如此.阿尔斯通公司的有益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8.
定制的夹具     
随着高速切削在制造业的应用,对工件夹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获得一种定制夹紧效果,Emuge公司的精密工件经理戴夫·琼斯和他的团队,研制了SP装置(见图1),该装置具有高精确度和再现性,如同某种液压装置一样,是一种可靠的机械装置,可应用于精度要求高的领域,如:刀具夹持、磨削或加工件的检测。  相似文献   
59.
t台能够牵引5000t列车、具有3轴的超规格转向架,于2009年夏在阿尔斯通Creusot工厂下线。这是阿尔斯通公司为中国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转向架。  相似文献   
60.
中速柴油机正面临着激动人心的发展时期。世界范围内的排放法规成为大型柴油机开发计划的推动力。对于同样的基准柴油机,不同的应用类型和市场技术条件要求采用不同的成套技术,以满足新的排放法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内部减排措施将不得不全面采用并发挥相互协同作用,才能达到新的目标。而在另外的一些情况下,则不得不遵循新的途径,例如采用废气再循环、燃用代用燃料或排气后处理,以帮助实现对排放的控制。工作在约1000r/min下的大型柴油机处在中速机和高速大型柴油机的中间地带,它们的特点是适应多用途,例如机车、船舶和电站。本文从该种柴油机的市场分析入手,指出未来各种应用领域在废气排放法规方面提出的各自不同的要求。这就为接踵而来的各种减排技术提供了条件,并最终为试验性的排放达标途径组合方案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大量的单缸机试验是排放达标工作的主要内容。深入的分析工作、热动力循环计算、燃烧和燃油系统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研究促成了试验计划的顺利进行。在翔实的单缸机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多方面的减排手段进行了分析。多缸柴油机性能则以计算为基础进行预测。最终,对应于柴油机的应用类型,对各种废气排放达标途径组合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