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高速公路的取、弃土场及施工便道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修复,极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文章通过总结实例研究,探讨了高速公路取、弃土场与施工便道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施工方案,对高速公路取、弃土场及施工便道的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为揭示横风下车体运动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对典型车体运动形态下的横风气动性能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实车试验确定了横风下的车体典型运动形态并定义研究工况,然后通过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模拟(IDDES)方法详细分析不同工况下的车体与转向架的气动载荷,以及列车周围的流场结构与表面压力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横风下高速列车车体运动主要表现为侧滚与横移,车体的侧滚运动对列车升力的影响最明显,头、中、尾车升力均随着车体从迎风侧向背风侧运动而增大,并且车体向背风侧运动时,头车升力增大的幅度大于车体向迎风侧运动相同角度时减小的幅度;当车体运动时,第1转向架横向力、升力与倾覆力矩均增大;车体运动对列车头部、背风侧以及尾部的流动均有较明显的影响,车体向背风侧运动时,头车鼻尖区域流速降低,尾车鼻尖位置的高速流区扩大,并且由头部位置分离在背风侧形成的旋涡结构与车体的夹角呈增大趋势,旋涡流速减小;车体向迎风侧运动时,头车鼻尖区域流速增大,尾车鼻尖位置的高速流区缩小,并且从头部位置分离在背风侧形成的旋涡结构与车体的夹角呈减小趋势,而旋涡流速增大。  相似文献   
73.
在研究传统动力学模型和预瞄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理论,设计了一种轨迹跟踪控制器。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自调整特性,并结合模糊控制,分别设计神经网络对自车车速进行预测,并将其输出和侧向偏差等参数作为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入,控制转向盘转角。最后基于CarSim和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并进行实车试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74.
以南京南站为研究对象,从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瞬态分析3个方面研究南京南站自身的特性以及车致振动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南京南站属于上柔下刚的结构,楼板层结构的敏感频率范围为1~10 Hz。研究不同工况的行车特性,结果表明:不相邻的线路行车,车致振动对楼板层的振动响应影响不大,车致振动沿着垂直轨道方向和楼层高度方向呈指数形式衰减的趋势,站台层与候车厅层的频谱存在一定差距,楼板层的频率响应以0~40 Hz的低频振动为主。  相似文献   
75.
LMA经济型踏面的设计及其动力学性能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轮缘厚度为30 mm,28 mm,26 mm的3种LMA经济型踏面供动车所参考,分别从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蛇行运动稳定性、构架横向稳定性、车体平稳性、小曲线通过性能等方面与LMA踏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经济型踏面各项动力学指标均满足要求而且有一定的安全裕量。  相似文献   
76.
分析了某微型客车加装起停系统后影响其电池温度的主要因素,设计了一种利用电池负极温度和发动机水温等信号计算电池等效温度的方法.采用ASCET建立电池温度模型并集成到发动机控制单元(ECU).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池温度模型可有效替代电池传感器对电池温度的监测和诊断功能,以达到提高ECU功能集成度和降低起停系统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7.
本文研究汽车AFS系统在垂直方向上的转角原理,包括车辆重心的变化对前大灯照射距离的影响,车辆俯仰角的变化对前大灯照射距离的影响,最终得到垂直方向上车灯调整角度的规律。  相似文献   
78.
79.
起动/停止系统隶属于微混合动力系统的范畴,通过控制车辆在怠速状态下自动关闭发动机,进而起到节能、减排、降噪的目的。介绍了一种主流起停技术的发展背景、结构原理、关键部件以及数据通讯方式,阐述了起停控制策略的基本思路,分析了起停系统对燃油经济性影响。最后结合节能汽车的相关政策分析了起停系统的优势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