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94篇
综合类   42篇
水路运输   34篇
铁路运输   50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应用Pro/E设计软件,根据Top-down(自顶向下)设计思想,对搅拌筒总成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这种设计方法涵盖了Pro/E中Top-down设计方法主要设计命令的运用,通过设计布局,传递参数至骨架,可以实时控制零部件,从而实现对搅拌筒总成的快速变型设计。  相似文献   
132.
为实现铺层角度、顺序对桨叶强度影响的准确预报,本文首先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建立复合材料螺旋桨仿真计算方法,并通过静强度试验对仿真计算方法进行了佐证;然后加入Tsai-Wu强度准则作为桨叶强度的评价指标.通过对30种铺层方案进行仿真计算,阐明铺层角度、顺序对桨叶强度的影响规律,为研究纤维铺层对桨叶强度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3.
利用ANSYS和蒙特卡罗方法,建立含有不同空隙结构的沥青混合料模型,施加0.7 MPa的竖向荷载后,提取应力应变值,进而研究空隙结构(包括形状、大小、空隙率)的差异对沥青混合料内部受力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X向拉压应变、Y向拉压应变最大值及X向压应力均随空隙边数的减少线性降低,Y向压应力最大值减小更加明显;空隙边缘路径上X应力极大值均出现在空隙的角点,Y向应力在角点处发生突变,最大值可达2.22 MPa,均值为0.59 MPa,尖锐处为易损伤区域;随着空隙变大,应力、应变基本呈增大趋势;空隙率的改变对X向应力与剪应力影响较大,且空隙率一旦超过10%,X向应力与剪应力急剧增大,之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4.
轨旁信号设备的建筑接近限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超限车辆的安全通行。从现场实际出发,分析了人工测量数据在考虑曲线限界加宽因素后,判断超限车辆通行条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针对传统测量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采用红外线非接触式测量仪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5.
裴志军 《专用汽车》2006,(11):14-17
2006年的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可以说是当今国际商用车的顶级盛会,同时也是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顶级展示的舞台,欧洲、美洲、日本等一些知名商用车厂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最新产品在此尽显其风采。这对于中国的商用车厂家和改装车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相似文献   
136.
隧道工程中的新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7.
裴顶峰 《铁道知识》2001,(1):28-28,30
高速行进的列车遇到险情,如果不能及时刹车,那将是一幅十分可怕的情景。为了使高速运行中的列车降低速度和停车,机车和车辆都必需装备制动机构。由于铁路运输向高速和重载方向发展,促使列车制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包括司机的操纵技术、微机程序控制、各种管  相似文献   
138.
裴祥林 《国外铁道车辆》1999,36(3):28-31,35
介绍了日本大型低噪声风洞的低噪声性能及大型高速移动地板等。测试对象为铁路车辆模型,也可对轿车进行实体测试,文中就风洞的研制背景,构造,性能,测试及分析系统予以详述。  相似文献   
139.
高填方路堤的大量出现,给道路施工和使用带来了新的问题。对高路堤而言,现行路堤压实评价标准偏低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路基下应力的分布情况,提出了针对不同的受力要求,在质量控制上采用不同的压实标准。  相似文献   
140.
高路堤稳定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新的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关于高路堤部分的研究与修订,提出了高路堤的施工稳定监控方法、试验工程的实施、冲击与强夯压实技术,最后提出了沉降标准与压实标准建议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