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42篇
综合类   63篇
水路运输   85篇
铁路运输   87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312.
为解决铁路全生命周期建设过程中涉及参与方多、专业跨度大、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要求高等问题,文章设计BIM+铁路精细化管控平台,将三维模型与施工信息关联,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存储等技术,从施工组织优化、进度跟踪、综合展示分析等多方面把控工程质量,实现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全方位、多角度管理。该平台已应用于雄安特大桥的项目建设,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可辅助施工建设并提高施工效率,助力铁路建设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313.
提出一种套筒结构从而解决了螺旋弹簧易因压缩而发生屈曲变形导致实验失败的问题。建立了准零刚度隔振器的理论模型,使用慢变平均法得到了其在简谐激励下的幅频响应曲线。通过振动实验研究准零刚度隔振器的隔振性能。简谐振动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新式弹簧设计能够用于准零刚度隔振器的振动实验。此外,对准零刚度隔振器进行随机振动实验研究,证实了其在低频隔振和宽频隔振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314.
采用4组份浇注机对混技术实现异氰酸酯与组合聚醚A、B、C以任意比例对混,研究了水含量、接枝聚醚含量、反应指数、开孔次数及制品密度方面对丰田体系座椅泡沫应力松弛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产品特性要求下,降低水含量、减少接枝聚醚投入量、增加异氰酸酯指数、增加开孔次数和增加制品泡沫密度能够达到减小应力松弛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315.
软弱夹层的存在往往控制着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以某挖方边坡为例,分析地下水作用下软弱夹层的发育及其参数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坡面开挖改变边坡地下水流通渠道后,使区内5组软弱夹层的力学指标出现异常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定性评价了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性状况,认为软弱夹层的力学指标是边坡稳定性的控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316.
着重介绍了小型LNG运输船货物系统的基本作业流程。主要分析了装货前作业:货舱处所干燥、干燥与惰化、充气及预冷;正常装卸货航行作业:装货作业、装货航行、卸货作业及压载航行;卸货进坞前作业:扫舱、暖舱、惰化及驱气。这为各作业流程所对应的管路系统的初始设计明确了需要达到的功能,同时强调了熟悉作业流程对小型LNG运输船货物系统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17.
通过模型试验分析斗笠子滩水流、泥沙运动特征,并对航道整治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推荐方案。推荐方案工程实施后,整治效果良好,航道水流条件明显改善,船舶过滩能力增强,基本满足千吨级船舶自航上滩要求,表明对枯水卵石急滩实施"下抬上疏"的治理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18.
319.
基于工程管理平台V1.0(数字郑万),提出平台V1.1的深化思路和建设内容,以及面向工程建设管理的8大功能体系。8大功能体系分别为安全、质量、进度、投资、设计、环保、监督和综合管理,对其建设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并对平台推广情况、应用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初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手段创新升级,助力我国铁路建设管理进入新时代,为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20.
对公路施工企业实行项目法施工的途径与手段进行了分析,并对公路施工企业推行项目法施工时应考虑的关键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