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42篇
综合类   63篇
水路运输   85篇
铁路运输   87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新藏铁路已纳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在开展前期工作之际,为做好新藏铁路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叠图对照等方法,研究新藏铁路沿线的生态脆弱性、环境敏感区分布、动植物分布特征等,并与青藏铁路、某在建高原铁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新藏铁路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新藏铁路约80%线路位于生态极度脆弱区域和重度脆弱区域;(2)沿线环境敏感区数量多、面积大、保护对象重要、社会关注度高;(3)沿线湿地资源丰富,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动物区系主要为高地型。新藏铁路大部分区段位于青藏高原复合侵蚀生态脆弱区,沿线生态环境原始、独特、敏感、脆弱,与青藏铁路格拉段生态环境特征类似,与某在建高原铁路区别较大,基于新藏铁路生态环境特征提出的保护对策可用于指导新藏铁路环境保护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392.
为践行铁路“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在智能高速铁路体系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大铁路工程软件核心技术自主化研发,开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工地、人机共融的智能机械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决策深入研究,提出铁路智能建造的应用场景,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建设管理3大应用领域上细分为37个关键业务场景和攻关方向;深化智能建造的数据服务架构,提出智能建造标准体系完善思路,为我国铁路智能建造落地实施提供了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393.
基于长大铁路线路横跨多个区域,所处特殊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提出铁路遥感探测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提出铁路专用遥感探测卫星的设计方案,包括成熟的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其中,有效载荷为铁路专用智能探测载荷,根据铁路具体情况优化了SAR观测分系统波段、极化方式和智能处理分系统;卫星平台采用成熟的卫星平台方案,针对重轨干涉SAR的需求,加强了姿态轨道控制分系统的设计。针对铁路的高频次重访需求,对卫星轨道的倾角和高度进行设计。基于当前设计,经STK仿真对过境时间进行模拟,结果证实,该设计可实现对待观测铁路的高频次重访。铁路专用遥感探测卫星设计可用于铁路的遥感探测,并应用于铁路的勘测、建设和运营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