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38篇
铁路运输   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同一段铁路线路多次轨道几何状态检测数据间普遍存在一定的里程偏移,若直接使用存在里程偏差的数据参与计算或分析,结果有较大误差,无法保证现场养护维修的效果。文中提出了1种里程自动校正的优化模型,并结合轨道几何状态数据,按照数据预处理、建立校正基库、初步校正及精确校正4个步骤,编制软件实现了该优化方法,从而解决了轨道动态几何状态数据间的里程偏差问题。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正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2.
提出一种以轨道几何状态和养护维修作业成本为子目标函数的大机捣固养护维修作业计划多目标决策模型,其中轨道几何状态最优子目标函数依据轨道高低不平顺恶化模型及恢复模型建立,养护维修作业成本最优子目标函数包括计划性养护费用、固定费用、事后养护费用、舒适性损失费用。采用改进的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编写了相应的MATLAB程序,选取一沪昆上行线区段对模型及算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大机捣固养护维修作业计划多目标决策模型能够提供多个养护维修维护计划方案,且对于初始高低不平顺较大且轨道结构状态恶化较快的区段优先安排养护维修作业;对于初始高低不平顺较小且轨道结构状态恶化较慢的区段,将其维修安排在年度计划的后期,或者不予安排维修作业。  相似文献   
33.
轨道不平顺半峰值和标准差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提速要求线路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和均匀性,轨道不平顺最大值用于紧急补修评价指标,区段的标准差用于大型养路机作业的评价指标。在现代运输条件下,要求轨道管理同时兼顾峰值和标准差。利用轨检车动态检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检测结果的半峰值和标准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半峰值和3倍标准差的相关性很高。  相似文献   
34.
上海市已经率先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评价工作。通过整理评价结果,发现运营中的土建系统设备和结构均发生了老化,产生了病害。其中典型的问题有:钢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伤损和波磨,其具体伤损类型受运营年限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土建结构产生了沉降,并且整体趋势随时间逐渐趋于稳定;隧道结构发生了沿水平径向拉伸的变形,且变形量普遍在0~6 cm之间。  相似文献   
35.
城市轨道交通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8号线的典型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进行了跟踪测量,统计分析了小半径曲线钢轨的侧磨和垂磨特征及相应的磨耗发展率.认为小半径曲线钢轨受侧磨、垂磨和不均匀磨耗的共同影响,大编组、重型车的线路中,平均侧磨发展率约为0.019 mm/d,平均垂磨发展率约为0.005 mm/d;小编组、轻型车的线路中,平均侧磨发...  相似文献   
36.
选取沪杭高速铁路线路为示范和样本,运用系统理论和过程方法,遵循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结合铁路运输行业的服务特点,提出高速铁路路运营企业标准体系模板。论述标准体系的构建,探讨中国高速铁路运营标准体系建立和推广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7.
基于机器视觉图像识别测量技术,研制了一种手推式磨耗状态检测仪,实现了对钢轨廓型、钢轨顶面不平顺及轨底坡的连续同时测量,并对仪器的测量精度进行了校验。结果证明,所制仪器的示值误差为-0.016~+0.003 mm,测量重复性精度达到了0.018 mm,可满足高铁及城市轨道交通工务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38.
以现场实测轮轨力为样本,利用参数假设检验方法,确定轮轨力幅值和频率特征,进而根据轮轨力分布特征编制荷载谱。建立轨道结构的多跨连续梁模型,分析群载作用下钢轨受力情况,确定最大弯曲应力所在位置;利用子模型技术,取最大弯曲应力所处的一跨钢轨为研究对象,建立子模型,分析不同幅值下轮轨接触斑内局部应力情况。根据临界平面法思想,建立随机轮轨力作用下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表明:在一定速度范围内,轮轨力符合正态分布;根据随机轮轨力作用下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预测U75V钢轨通过约560万吨总重时轨面萌生裂纹,与现场观察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39.
40.
基于遗传算法的轨道状态最优综合维修计划模型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高速化、重栽化的条件下,为了使轨道平顺状态处于良好的情况之内,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作业和制订最优养护维修计划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0-1整数型轨道状态最优综合维修计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设计,提出了解决这种大规模优化问题的途径,从算法角度上解决了轨道不平顺状态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