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6篇
铁路运输   66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铁扣件刚度和阻尼对钢轨异常波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北京地铁隧道内和桥梁上减振器扣件轨道结构面临的钢轨异常波磨问题,分别建立地铁隧道内和桥梁上整体道床轨道结构的垂向振动分析模型,分析对比两种基础上钢轨的垂向动力传递特性,讨论扣件刚度和阻尼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最后给出此类波磨的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无缝道岔现场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铺设无缝道岔的设计理论,对运用该理论设计铺设、使用一年的无缝道岔进行了附加温度力、位移的现场测试分析,其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无缝道岔设计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振动阻抗及传递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列车荷载引发轨道结构及其下部桥梁结构振动,进而引发二次辐射噪声,其辐射噪声取决于桥梁的阻抗,一般桥梁阻抗越大,辐射噪声越小。就影响城市轨道高架桥梁二次辐射噪声的桥梁阻抗及振动传递函数进行建模和分析,讨论影响桥梁阻抗的因素,以期在今后的桥梁设计中考虑增大桥梁阻抗,从降低桥梁振动和减小辐射噪声的角度对桥梁设计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能量法的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桥梁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依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隔震桥梁系统能量反应方程,将桥墩与铅芯橡胶支座串联,构建隔震桥梁能量反应的双线性分析模型.结合现行<铁路工程抗震规范>,合理选取40条强震记录作为地震输入,对不同周期的隔震桥梁系统进行非线性地震能量反应时程分析.结合铅芯橡胶支座本身的动力特性,给出具有统计意义的适用于Ⅰ类场地的桥梁隔震设计地震输入总能量谱.提出以地震输入隔震桥梁系统的能量达到铅芯橡胶支座的极限耗能作为破坏准则、由地震输入总能量谱得到地震输入能量、隔震度作为隔震目标、隔震支座位移延性比作为限制条件的减隔震桥梁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前我国地铁线路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钢轨波浪形磨耗问题的严峻挑战.近几十年来,国外对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波浪形磨耗问题进行了大量调研、观测,及理论、试验研究,在治理钢轨波浪形磨耗的措施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国外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波浪形磨耗状况、成因、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我国地铁钢...  相似文献   
17.
铅芯橡胶桥梁隔震支座屈服比的优化及设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不同未隔震桥梁自振周期,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弹性周期、非弹性周期和隔震屈服比的198个单自由度隔震桥梁模型,进行非线性地震能量反应分析,研究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屈服比与其耗能比的关系以及不同地震水平下的优化屈服比。研究表明,隔震支座优化屈服比随着地震动水平的增强而增大,但增大趋势逐渐减缓;以ElCentro波作为激励得到的优化屈服比拟合公式对不同地震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将基于最大限度耗能确定的隔震支座优化屈服比应用到桥梁隔震的两阶段设计中,即保证了桥梁在正常条件下的使用,又保证了在较大地震荷载作用下,隔震支座最大限度地发挥耗能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车速和风速对高速铁路桥梁车桥系统风荷载的影响,以兰新第2双线铁路32m简支箱梁和CRH2型高速列车为对象,采用Star CCM+软件建立列车和桥梁的全尺寸模型,分别对列车风场和联合风场中的车桥系统进行模拟,分析车辆风荷载和桥梁风荷载随车速和风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列车风场中,随着车速的增加,车辆的侧力逐渐增大,头车和尾车的升力逐渐减小,力矩逐渐增大,桥梁的侧力、升力和力矩逐渐增大,但数值均较小;联合风场中,随着车速的增加,头车的侧力和力矩逐渐增大,尾车的升力和力矩逐渐减小,桥梁风荷载与车速的相关性相对较弱;随着风速的增加,列车的侧力和力矩逐渐增大,头车的升力先增大后减小,尾车的升力先减小后增大,桥梁的侧力和力矩逐渐增加,升力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9.
列车对周围地面及建筑物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夏禾  张楠  曹艳梅 《铁道学报》2004,26(4):93-98
通过铁路桥梁和铁路线路附近的两次现场试验,研究列车对周围地面和邻近建筑物的振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作为桥墩的点振源,还是作为线路的线振源,铁路附近地面环境和建筑物地板的振动均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随距线路的距离增加而减小,但在距线路一定的距离存在着一个振动放大区。对于多层建筑物,较高楼层的振动大,轴重大的列车引起的振动较大;实测铁路附近的楼房地板振动很大,已经超过了我国环境振动控制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直线电机列车作用下高架桥的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直线感应电机(LIM)运载系统中列车与高架桥梁的动力相互作用空间分析模型,它由车辆模型和有限元桥梁模型组成。对具有2个转向架的4轴LIM列车车辆建立27个自由度的车辆动力模型。通过对有限元桥梁模型采用模态综合技术,以轨道不平顺作为系统的激励源,建立LIM列车和高架桥梁的耦合运动方程组,并编制计算分析程序。以一座3跨30 m简支梁高架桥为例,模拟LIM列车上桥、出桥的全过程,计算分析高架桥梁的自振特性及其在LIM列车通过时的动力响应特点。研究表明:由LIM列车引起的桥梁横、竖向位移响应值较小,远小于铁路规范的容许值;桥梁的竖向挠度主要受列车的重力荷载控制;桥梁最大横向位移响应出现在墩顶处,随着墩高和车速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