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篇 |
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9篇 |
综合类 | 39篇 |
水路运输 | 75篇 |
铁路运输 | 26篇 |
综合运输 | 1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简述了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性能,通过工艺试验,摸索出了40Cr、Crl2MoV、H13、W6M05Cr4V2等常用且具有代表性材料的QPQ工艺参数,并在生产中进行了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连云港至镇江线五峰山大桥为依托工程,研究了公铁两用悬索桥列车荷载与汽车荷载及风荷载的组合问题。通过分析建立了汽车荷载和风荷载产生的悬索桥吊索索力与主缆拉力概率模型,基于已有的列车荷载概率模型和建立的汽车荷载及风荷载作用下悬索桥吊索索力和主缆拉力的概率模型,按照等超越概率原则确定了列车荷载与汽车荷载和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研究表明:列车荷载与汽车荷载组合、列车荷载与风荷载组合及列车荷载与汽车荷载组合和风荷载组合时,列车为主导荷载;3种情况下,汽车荷载组合值系数、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均可取0.8。 相似文献
4.
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方法,建立了深厚软基区桥梁桩基础三维模型,选取软土厚度作为分析变量,计算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桩基础的横轴向容许承载力、桩侧土抗力、桩身水平位移及桩身弯矩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软土侧向推力、汽车制动力及离心力作用下,深厚软基区桥梁桩基受力情况复杂;软土厚度超过10 m时,软土厚度对桩基横轴向容许承载力及桩侧土抗力影响很小,桩身第一水平位移零点随软土厚度增加逐渐上移,大于20m后趋于稳值;软土的存在增大了桩身最大弯矩,对桩身最大弯矩影响最大的软土厚度为5m;软土厚度大于10m后,桩身最大弯矩趋于稳值。 相似文献
5.
目前,伴随城市化的全面发展,大量人口出行与环境污染压力问题逐渐凸显。因此,深化城市轨道交通己成为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策略。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而如何高效的组织管理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即为现阶段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文章将以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与有效对策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控制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保证某型高速动车组在线路上安全、平稳运行,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轨道不平顺波长和幅值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轨道养护维修时需重点关注的不平顺波长范围.针对某型高速动车组,将轨道不平顺简化为不同波长、不同幅值的谐波型高低、轨向、水平和扭曲不平顺,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不平顺激扰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分析表明,中、短波长的不平顺对轮轨动力相互作用和行车安全性有显著影响,对运行平稳性也有一定影响;中、长波长的不平顺主要影响运行平稳性.不平顺幅值对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基本呈线性变化,敏感波长条件下的不平顺幅值变化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尤为显著.分析结果确定了某型高速动车组的敏感波长范围及其幅值影响规律,明确了养护维修重点,将有助于提高养护维修效率,提升高速动车组运行品质. 相似文献
7.
8.
9.
河道疏浚产生的大量废弃疏浚淤泥须有效处置,而传统水泥固化剂为高能耗、高碳排放材料,与当今生态理念不符。以矿粉为主要原料、硅酸钠为碱激发剂制备新型低碳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固化淤泥作为工程填料,进行地聚合物固化土力学性能、压缩特性等性能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与10%水泥掺量的固化土相比,10%矿粉掺量的地聚合物固化土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406.1%,破坏形式由塑性破坏转变为弹性破坏,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应力峰,能更好地满足作为普通填方土材料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疏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