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上海航运中心的打造、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以及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工程的建设,无锡内河航道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文章运用PEST分析法从宏观政策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区域社会发展环境和科技技术发展概况4个方面,分析无锡航道的战略发展要求和方向,提出未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2.
正2018年3月10日下午3点20分,潮位稳定在0.71-0.73米,中国港湾中东区域管理中心吉赞项目管理团队每个人都屏住呼吸,他们一同见证了沙特吉赞取排水项目最后一段水下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完成合龙对接。这标志着目前世界上最大内径、最长海底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安装全线告捷。"自2016年6月第一段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出运安装,到2018年3月最后一段合龙对接,  相似文献   
33.
34.
针对公路运输面临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提出一种公路运输周转量的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公路运输周转量的空间相关性。首先,用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法检验中国省域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全域空间依赖性,然后,利用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确定空间集群效应高的地区。在此基础上,构建公路运输周转量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省域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影响因素。通过情景假设考察空间集群效应高的地区,公路运输周转量减少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及其对全国节能减排效果的贡献。  相似文献   
35.
江焕宏  费汉兵 《公路》2012,(9):130-134
对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的锚固系统的特点以及其低应力下锚固系统的特殊性进行分析,结合沈阳三好桥拉索的施工特点,重点介绍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拉索张拉顶压工艺及参数,并对具体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6.
本文分析了档案工作的大数据特征,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提出了加强大数据时代档案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7.
增压技术在CNG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城市公交车实现低排放、高经济性的技术要求 ,CNG(压缩天然气 )汽车在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的一些缺点也在阻碍着 CNG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动力性下降。本文就 CNG在用汽车采用增压技术恢复其动力性提出了优化技术方案 ,设计了 CNG大客车进气增压控制系统 ,进行了原机燃烧汽油、CNG以及增压后的优化试验研究 ,在保持 CNG汽车良好排放性能和燃料经济性的情况下 ,使 CNG发动机功率恢复到原汽油机水平。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活载作用下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体外索在转向器部位的环氧涂层磨损情况,依托崇启长江公路大桥工程,通过填充型环氧钢绞线体外索与转向器的组合疲劳性能试验,分析活载作用下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体外索在转向部位的局部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活载作用下,无论体外索与转向器间是否存在相对整体滑移,转向段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均不会因磨损疲劳而丧失其防腐保护的功能.  相似文献   
39.
本文论述了重型汽车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分析介绍了重型汽车经营发展方向和世界重型汽车整车设计的趋势和措施。  相似文献   
40.
各级公路的通过能力及各种路面的工作能力是发展公路网的技术经济论证中的基本条件。苏联及国外研究公路通过能力的人员,通常均假定汽车系沿行车道不间断地行驶的(图1),并用N=V/S计算通过能力大小,其中N为一个车道的通过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