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31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为探讨大跨度劲性骨架拱桥主拱圈的非线性稳定性能,以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运用西南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LSB软件建立主拱圈有限元模型,考虑几何与材料非线性的影响,计算施工全过程共46个工况下的结构非线性稳定系数,并评估主拱圈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钢管骨架拼装阶段主拱圈非线性稳定系数在2.2~26.3,拼装与拱顶合龙段相邻的19#节段时非线性稳定系数为2.2,钢管骨架合龙时非线性稳定系数为3.9;灌注钢管内混凝土阶段主拱圈非线性稳定系数在2.6~3.8,灌注下弦外侧钢管内混凝土时非线性稳定系数为2.6,随着钢管内混凝土逐渐达到其设计强度,非线性稳定系数保持相对稳定;浇筑外包混凝土阶段非线性稳定系数在2.1~4.6,浇筑边箱底板第3,6,9段外包混凝土时非线性稳定系数为2.1,是施工全过程主拱圈非线性稳定系数的最小值;施工全过程主拱圈失稳形态以面内失稳为主,其非线性稳定系数均大于安全临界值2.0,非线性稳定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2.
张拉膜结构自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2个典型张拉膜结构工程实例,采用兰索斯法研究了加强索刚度、膜面初张力、膜面矢高和膜材质量对自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膜面张力与结构质量是影响膜结构自振特性的主要因素,大变形产生的位形修正效应对膜结构自振特性也有较大影响.基于此,考虑大变形非线性对结构几何刚度的影响,提出了考虑位形修正的模态分析的概念。  相似文献   
83.
拉萨柳梧大桥吊杆疲劳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实践证明,疲劳失效是吊杆破坏的主要形式。应用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阐述了吊杆疲劳所涉及的主要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了拉萨柳梧大桥吊杆疲劳设计寿命,计算了吊杆的疲劳设计寿命,讨论了该桥吊杆服役一定时期后的疲劳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84.
连续刚构桥梁悬臂施工线形控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目的:以理论计算与实桥分析为基础,研究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系统,分析影响悬臂施工线形的因素,用现场实测数据修正计算模型参数,更好的控制桥面的线形。研究方法:以现代施工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涪江三桥施工特点,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施工控制模型,通过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保证桥梁线形施工的质量。研究结果:该桥合龙段全部自然合龙,合龙误差均在规范值2 cm的允许范围之内,且线形吻合度良好,成桥线形平顺。研究结论:施工监控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影响,采用现场实测数据修正计算参数,达到理论计算模型与实桥相吻合,保证了桥梁施工的安全。另外,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对主梁标高控制而言,应按"宁高勿低"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85.
大跨度拱桥施工稳定性的时变力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雷  卜一之 《铁道学报》2000,22(5):55-59
大跨度拱桥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计算,是以施工期间变化着的不完整结构在不断改变的工作荷载下的分析为依据的。本文按时变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大跨度拱桥的施工稳定性问题,较好地模拟施工过程的结构行为。  相似文献   
86.
针对主跨6 40m的京沪高速铁路南京上元门越江工程南京长江大桥PC箱—钢桁叠合梁双塔斜拉桥方案,考虑结构的非线性和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计入施工过程的变形和应力的叠加效应,用包含梁和索单元的空间组合结构模型,进行大桥的结构行为分析,着重研究在主要施工及运营阶段的结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旋转弯曲式轮轴试验台与偏心激振式轮轴试验台的结构形式和试验原理,对2种试验台上的车轴试样的变形和应力进行了理论和计算,并对比分析了疲劳试验差异。  相似文献   
88.
为了研究大跨度组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中跨越铁路时的安全性,对该桥13#梁段的施工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对主梁单元的安装方式采用切线法,着重研究了大桥的整体稳定性,大桥构件的安全性以及钢主梁连接处高强螺栓安全性。跨越铁路施工计算结果表明:第二类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值为2.86,满足稳定性要求;主塔最大压应力为8.0 MPa,钢主梁最大压应力为120.6 MPa,最大拉应力为38.6MPa,均满足规范要求;高强螺栓的最大剪力为163.1 kN,小于强度设计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桥跨越铁路时的施工过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9.
赵雷 《港口装卸》2010,(2):28-30
秦皇岛港煤二期共有两套双车翻车机系统,均为大连重工20世纪90年代的产品。翻车机为“C”型结构,可接卸C60系列车体,年设计能力为2000万吨,翻转角度为0~175°,转速为1.44r/min,转子直径为9000mm,拨车机的最大牵车能力为50节重车,牵引速度为0.7m/s,返回速度为2.0m/s,挂钩接车速度为0.3m/s。  相似文献   
90.
随着轿运车行业的治理和发展,中置轴轿运车成为乘用车物流运输的主流车型。文章从中置轴轿运车使用工况、特点等出发,对中置轴轿运车底盘设计中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对后续同类型车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