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根据国内轨道交通在突发情况下应急通信的特点,提出了包括语音电话、传真、邮件、短信等各种应急通信手段于一体的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对轨道交通紧急事件及时、快速、准确、高效的发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基于小波框架与匹配追踪算法处理宽带回波信号,以求得运动目标的速度与位置。通过对宽带回波模型的研究,可以发现宽带回波信号的表示形式与小波框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文章尝试将宽带回波信号用由发射信号生成的小波框架来表示,然后通过匹配追踪算法设法将时延-时间伸缩联合分布密度函数D(s,τ)求出,最终得到运动目标的速度与位置。通过仿真发现文中提出的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对今后研究宽带回波信号的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合福铁路无为站特大桥的施工实际,主要介绍了高速铁路高架车站现浇站台梁碗扣支架体系搭设、支架预压及预拱度的设置,桥梁支座安装、模板和钢筋的安装,站前站后接口工程的预埋及预留,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等关键施工技术。通过检测梁体质量达到设计水平,该施工经验对今后类似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电压扰动信号分类识别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与动态时间扭曲的新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形态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利用如变换提取滤波输出的特征,再通过动态时间扭曲分类器与参考模板进行匹配,最后获得有效的分类识别结果.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识别各类扰动信号,准确率高,即使在强噪声环境下,识别精度也超过84%.  相似文献   
15.
花鹏  赵芳  赵静  花丙威 《中外公路》2006,26(6):229-231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后所产生的资金拆分问题,并提高通行费征收管理水平,通过对高速公路的OD交通量调查以及对各个路段的交通量、出入口交通量、通行费收入的调查研究,确立了高速公路通行费资金拆分的OD交通量法计算模型和步骤,此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单路径多段拆分行为中有较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6.
赵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22-后插23
1天津地铁导向系统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艺术形态 1)图形语言:图形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载体,同样具有语言功能,有简明、形象的特点.图形语言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具有文字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表达一定量的信息时,图形语言通常比文字语言所占的面积要小,且通过不同的图形形态能够带给乘客不同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内容,从航测技术的应用领域、航测技术的发展瓶颈及航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我国航空摄影测量现状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站基坑全部采用SMW工法施工在国内还比较少,也缺少统一的设计与计算依据;结合南京地铁百家湖车站的工程实践,对该工法在地铁深基坑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总结,对施工中遇到孤石和出现渗漏采取有效措施,并介绍了施工中水灰比和钻进速度、注浆泵流量和压力、空压机压力、搅拌桩制作等关键点的控制,为SMW工法在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的应用提供了又一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9.
应用皮损内注射α-干扰素合并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方法,对40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干扰素合并激光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以,认为皮损内注射干扰素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是典型的多方式组合出行,其出行过程不连续、选择需求复杂、出行体验难以捕捉等特征,制约了轨道交通整体出行效率和满意度提升。以南京市为例,分析轨道交通通勤人群的"接入—轨道交通—接出"全过程出行模式特征。考虑接入与接出过程的关联性,构建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行为模型,研究各类接驳设施服务对接入和接出方式选择的影响。从轨道交通的竞争方式——全程小汽车通勤出行角度,调查该人群对不同轨道交通接驳方式设施服务不便性指标的感知评价,提出轨道交通接驳设施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