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91篇
综合类   110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31.
过晓青 《公路》2000,(11):34-35
针对装配式板梁桥,企口混凝土铰处经行车运营后易开裂的弊端,对原企口的联结形式进行了改进,完善后的企口联结提高了抗剪强度,经5年多座桥梁的使用验证,证明该企口强度高,不开裂、整体性好,改进后的企口构造合理、工艺简单、损伤容易。  相似文献   
232.
基于合作竞争类OD联合方式划分轨道客流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基于全方式OD采用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进行轨道客流预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合作竞争娄OD的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并对分层次策略性交通方式划分和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33.
区域运输走廊与城镇空间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人员与货物的交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分析了区域运输走廊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地域结构演变、城镇空间布局体系角度出发,研究了区域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的一般过程和组织模式以及区域运输走廊与城镇空间发展的关系;运用点-轴理论,提出了区域运输走廊与城镇空间布局的互动机理。  相似文献   
234.
本文分析了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功能,并对系统构建进行了总体设计,研究了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的诱导方式选择、信息采集、信息发布等功能实现的技术。  相似文献   
235.
为确定紧奏型大都市区合理的轨道线网规模,提升线网换乘效率,在把握紧凑型大都市区基本内涵及形态特征的基础上,从轨道交通基本线形特征分析入手,由线及网,面向换乘效率最优,开展轨道交通线网形态组合分析,研究城市用地布局、中心体系、开发密度与轨道交通线网形态的关系,提出紧凑型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基本形态配置和差别化密度控制,并以合肥为例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236.
隧道与互通立交衔接路段交通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黄土岭隧道与黄岩互通式立交高速公路衔接路段的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分析,寻找出危害短间距隧道与互通立交交通运行安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37.
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变理论的公路过境方案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对过境公路方案进行决策.该方法对多层评价目标进行分解,将底层评价指标进行标准量化后,运用不同突变模型的归一公式进行计算, 得到总突变级数值,从而实现对方案的综合评判.评价实例表明,该方法可避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且计算简单、可靠性高.针对突变评价分值偏高的缺点,设计了分值变换方法,使得该评价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8.
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标准分级道路功率谱密度与相应国际平整度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标准道路谱再现出随机路面,以此作为输入去激励标准1/4车辆模型,从而获得与标准道路谱相应的国际平整度指数,然后利用回归分析获得了标准道路谱与国际平整度指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9.
该文提出了橡胶粒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的有关技术要求,针对粗橡胶粒SMA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室内的试验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具有良好路用性能的橡胶粒掺量。同时通过野外的噪声检测,验证了橡胶粒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减震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240.
结合南京电动车发展现状,对南京市电动车发展优势及劣势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判断;对不同电动车发展政策下,各交通方式客流转移量进行交叉弹性分析;综合考虑影响电动自行车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从管理者、使用者以及生产者的角度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评判法方法建立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趋势评判模型。可为政府决策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趋势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