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列车提速后 ,31.7m预应力混凝土梁减少横向振幅的加固方法 ,着重介绍新增水平联接板的梁体探钢筋、钻孔、浇混凝土、张拉、封锚的施工及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超长重载列车在长大下坡道上使用空气制动机制动时,由于制动机使用不当,低速缓解时产生缓解波自前向后逐渐传递,在车钩处瞬间加速度和瞬间拉力越来越大,是造成抻钩事故的原因。提出了硬件改造上应用ECP、LOCOTROL以及改良重载列车制动装置性能的措施,软件上充分利用现有装备和技术条件,优化操纵,进行空电联合制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二灰碎石的受力机理进行研究,提出嵌入式二灰碎石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并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某大桥3根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结果的数据分析,拟定各层土桩侧阻力和桩尖土层端阻力的位移函数,并根据单桩荷载传递理论建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土相对位移沿桩长分布的微分方程。最后利用基桩在各土层交接面处的力和位移的协调关系作为边界条件计算出微分方程的数值解,从而得出各土层在桩顶加载过程中的阻力以及桩土相对位移沿桩长的分布情况,为有效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和桩顶控制沉降量提供了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5.
金辉  张俊 《汽车工程》2020,42(2):270-277
智能车的车速决策影响燃油经济性。以起步阶段加速工况的燃油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瞬态燃油消耗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经济性换挡规律制定方法;根据车辆纵向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基于前向欧拉离散方法的车速状态转移方程,以及确定相应的初末约束条件、边界条件;基于动态规划最优性原理,提出了智能车起步过程的经济性车速规划方法,建立了基于速度状态搜索策略;根据Matlab/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对比了典型驾驶员速度跟随模式的燃油消耗水平,结果表明,基于动态规划优化后的经济性车速及相应的挡位序列具有良好的节油特性,可为智能车经济驾驶的车速规划及挡位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沥青混合料降温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室内测试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13和大空隙沥青混合料OGFC-13的降温曲线,分析在不同试件厚度、深度、环境温度和空隙率下的降温特性,并计算有效碾压时间。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降温速率随着试件厚度、深度与环境温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有效碾压时间也随之增长;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降温速率、有效碾压时间与空隙率的关系不大,而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降温速率与有效碾压时间则与空隙率密切相关;建立了以厚度、气温、空隙率作为变量的沥青混合料有效碾压时间的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旨在实现智能车辆在换道过程中经济车速规划。基于瞬态燃油消耗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和换道过程中道路曲率信息,利用动态规划算法求得车辆在换道过程中的经济车速轨迹。Matlab/Simulink与Car Sim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定速巡航算法相比,动态规划算法可节油8%左右。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可在保证智能车辆安全行驶的基础上,提升其燃油经济性能,为智能车辆换道的速度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到来,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国内外许多企业纷纷采取了一种灵活的组织形式——多功能型团队.文中在提炼多功能型团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多功能型团队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自身模糊性,以多功能型团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要素为识别指标,以模糊数学识别模型为工具,创建了一种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用贡献比例法计算铁路通信业务总量和投入产出比,提出了一种计算铁路通信经济效益的宏观方法,并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