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考虑到往复式压缩机固有的机械振动特性,为了保证压缩机组在海洋平台上的稳定运行,采用平面波动理论和转移矩阵法,分析压缩机管道系统的气流脉动和管道振动,对管路、进口洗涤罐、缓冲罐及换热器等进行设计优化,有效避免了压缩机管道系统在不同操作工况下的气柱和管路机械共振问题,实现了在设计阶段对压缩机振动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疲劳破坏是正交异性板钢桥最为普遍的破坏形式之一,由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及受力较为复杂,仅采用理论分析很难真实的模拟细部构造的疲劳特性。因此,进行模型的疲劳试验是目前为止最为真实有效的研究疲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桥梁结构力学性能荷载实验研究中,通过动力试验结果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来考察其真实的动力特性状态,从而对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度做出可靠评价也是桥梁结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动载实验及有限元计算对某现浇箱梁桥安全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通常轴系校中计算中冷态和安装状态设定的环境温度均为定值,而实船轴系校中过程中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如果仅仅在某一冷态设定温度下做校中计算,必然会导致现场的实际校中出现偏差,因此研究环境温度的变化对轴系校中计算结果的影响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渗流监测是船闸安全监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中高水头变化对船闸基底扬压力产生的影响,保障工程安全,分析了富春江船闸不同时期的渗流监测曲线。结果表明:正常水位情况下,船闸基底扬压力处于小幅度变化的状态;大坝泄洪期间产生的高水头冲击作用下,船闸基底扬压力显著升高,但受基底两侧止水帷幕影响处于可控范围内;运营通航期间,船闸基底扬压力与闸室内水位变化保持一致,呈现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优化地铁时刻表可有效降低地铁牵引能耗。为解决客流波动和车辆延误对实际节能率影响的问题,提出列车牵引和供电系统实时潮流计算分析模型和基于 Dueling Deep Q Network(Dueling DQN)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相结合的运行图节能优化方法,建立基于区间动态客流概率统计的时刻表迭代优化模型,降低动态客流变化对节能率的影响。对预测 Q 网络和目标 Q 网络分别选取自适应时刻估计和均方根反向传播方法,提高模型收敛快速性,同时以时刻表优化前、后总运行时间不变、乘客换乘时间和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实现节能时刻表无感切换。以苏州轨道交通 4 号线为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节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到达换乘站时刻偏差不超过 2 s和列车全周转运行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列车牵引节能率达 5.27%,车公里能耗下降 4.99%。  相似文献   
17.
王倩  刘立基  陈亮  叶艺  钱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72-176,I0018
BIM技术在桥梁大修项目中的应用缺乏典型案例。现基于对BIM技术应用于复杂桥梁大修工程的系统研究,实现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到后期运维阶段的全寿命周期运用,在创新应用和开发3D扫描、施工监控交互平台等新技术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成果在桥梁大修改造工程及新建工程中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市域铁路小半径曲线大跨度连续梁地段,易产生桥上无缝线路检算不通过的问题。而钢轨伸缩调节器作为轨道结构薄弱环节,因其铺设条件严苛及自身问题,设计时较少考虑。在不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原则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线桥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对线路曲线半径与桥梁最大温度跨度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桥梁温度跨度与钢轨总应力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可采用公式L=kσ+b来拟合表达;正线平面最小曲线半径R=350 m地段,计算得到的桥梁最大温度跨度值为132.9 m;曲线半径越小,允许的桥梁最大温度跨度值也越小。计算得到各级小半径曲线工况下对应的桥梁最大温度跨度值,在桥梁与轨道专业协同设计中,连续梁主跨与边跨设计取值建议参考对应的限值进行。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比赛规则,分析了比赛对赛车悬架性能的要求,计算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确定了悬架系统的形式并使用CATIA进行建模。在ADAMS中构建了悬架的运动学模型,并分析了悬架模型在轮跳分析时相关性能指标参数的变化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悬架系统满足规则要求,但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上下跳动时的变化幅度较大,不利于操纵稳定性。然后在ADAMS/Insight中基于车轮的定位参数对模型的硬点坐标进行试验设计(DOE)分析优化,优化前后的结果对比表明,优化后车轮跳动时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量显著减小,赛车的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