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44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7月14日,恒通客车50辆气/电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在呼和浩特的正式开线运营,呼市市长、副市长等市委领导、交通局、科技局、财政局、新能源领导小组、公交集团各负责人、恒通客车新能源负责人田野及销售西北分公司经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轿车进入普通百姓家庭的梦想已成为现实。经济型轿车在保证较高质量水平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显现价格优势是占领市场的最重要因素。而对于汽车涂装而言,在保证涂装质量的同时.通过优化涂装工艺降低成本,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夯实水泥土桩的内容、特点,着重介绍了夯实水泥土桩的设计方法,以及夯实水泥土桩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法,分析了夯实水泥土桩在道路工程中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描绘了夯实水泥土桩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隧道洞口山体是隧道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隧道工程灾害(如塌方、冒顶等)的频发地段,对其进行定量的观测研究和预报是防止灾害发生的重要措施.基于等维灰数递补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了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对洞口山体沉降进行了预测和模拟,以判定洞口山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等维灰数递补数据处理技术充分利用了系统响应的最新信息,降低了预测系统的灰度,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可靠,与常规灰色预测模型相比该法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等维灰数递补技术在隧道地表沉降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等维灰数递补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了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对洞口山体沉降进行预测和模拟,以判定洞口山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等维灰数递补数据处理技术充分利用了系统响应的最新信息,降低了预测系统的灰度,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可靠,与常规灰色预测模型相比,该法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公共信息模型CIM定义了用于不同电力系统间交互数据的一个通用模型。在开发基于CIM数据模型的电力系统中,为实现电力系统的标准化集成,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需要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对CIM数据模型进行导入导出操作。本文讨论的基于数据分类的JENA法,是为实现这种导入导出操作而对JENA法的一种改进。它是在JENA法的基础原理上,针对电力系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入数据分类的思想,通过对电力系统不同性质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行有效且具有数据处理简单快捷、减轻网络负担和增大数据传输速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双室高真空磁控溅射装置在溅射功率60 W和工作气压0.5 Pa下直流磁控溅射沉积了调制比为1,设计调制周期18.0 nm的Fe/Ti纳米多层薄膜.利用横截面透射电镜(XT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及小角和广角X射线衍射(SA/WAXRD)分析退火初期的扩散行为.实测调制周期16.2nm,原始沉积Fe/Ti纳米多层薄膜由交替生长的纳米多晶α-Fe和α-Ti组成,调制界面清晰.Fe/Ti纳米多层薄膜热失稳过程包括亚层间的扩散、金属间化合物FeTi形成和长大3个阶段.退火温度为473 K时,保持与原始沉积相同的成分调制结构;退火温度升高到523 K,Fe与Ti亚层间发生互扩散,成分调制结构破坏,但相变未发生;达到最高退火温度623 K,过饱和固溶体α-Fe(Ti)和金属间化合物FeTi形成.  相似文献   
19.
铁路隧道建设不可避免会遇到断层、破碎带、泥化夹层、节理和裂隙等软弱结构面.软弱结构面的蠕变力学特性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的长期稳定性.采集无扰动的天然软弱结构面立方体试样,开展不同正应力条件下的室内蠕变力学试验,以探究天然软弱结构面岩体的剪切蠕变特性,并讨论软弱结构面的长期强度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剪切蠕变过程分为瞬时阶段,瞬态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瞬时变形和蠕变变形受正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影响;稳态蠕变速率与剪应力的关系可采用指数函数或幂函数表示.软弱结构面长期强度与稳定应变率有关的确定方法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与人工预制水泥砂浆材料的结构面岩体相比,天然软弱结构面的剪切蠕变机理更复杂,在低正应力作用下,填充的土石混合物会显著影响剪切蠕变变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