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37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242.
243.
特大跨径连续刚构新旧规范设计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贤平  雷波 《公路》2007,(9):70-73
结合金塘大桥东通航孔桥122 m 216 m 122 m连续刚构工程实例,按照交通部颁发的新旧桥涵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计算,归纳新旧规范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不同之处,以及新规范对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设计带来的新变化,为类似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4.
故障现象:一辆上海别克轿车(装用V6电控发动机),行驶时动力不足,加速不良。检查发动机,怠速时严重抖动,急加速时进气管回火。  相似文献   
245.
弯道,按其道路情况可分为平曲弯线道(即平路转弯)、竖曲线弯道(即上下坡转弯)。汽车要安全、平稳地通过弯道,就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合理地选择车辆行驶路线,以保证行驶平稳;二是尽量选择较大的转弯半径,合理的控制好行车速度,使离心力降到最小。 平路转弯 汽车平路行驶时,由于道路阻力小,较易提高行驶速度,在运行速度较高时转弯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急转弯就会产生更  相似文献   
246.
应急救援是高速公路事故发生后保护生命财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立体复合高速公路,特别是立体层,更需要强有效的应急救援保障。通过梳理立体复合高速公路的立体层设计特点,结合典型项目,提出利用立体层与地面层连接道、互通立交匝道,配合强干预类交通流组织措施,开展立体层应急交通组织与疏散,并提出立体层应急救援措施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和采取工程与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7.
陈露晔  张仁根  雷波 《公路》2011,(8):84-88
针对山区高墩简支转连续梁桥支座更换这一问题,就其顶升过程的施工方法、梁体自身力学行为及动力监控系统展开深入研究,重点对顶升施工工艺、主梁安全评估及同步顶升人工控制提出了新的方法、新的指标、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48.
2020年,我国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水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作用,将在新发展阶段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通过梳理我国水路运输发展现状、研判“十四五”期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水运方面的发展思路和建议。重点包括:1)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水运基础设施保障能力。2)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水路运输系统韧性。3)加强区域间及城市群内部物流联系,畅通水运集疏运体系。4)完善对外航运网络,打造更加开放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5)充分发挥自贸港和自贸试验区探路优势,深化体制机制创新。6)加强新技术研发应用,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49.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公路隧道纵向通风在线控制模型,结合交通模型、空气动力学模型及污染模型,对隧道内污染物进行了通风控制过程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当交通量在1 000~1 400辆/h、污染物基准排放量在0.008~0.010 m3/(辆.km)范围内变化时,该系统能够依据交通量和污染物基准排放量的变化,相应增加或减少风机开启台数,使隧道内的CO体积分数控制在限制值(150×10-6)以下.  相似文献   
250.
骆中斌  单东辉  史恒  靳媛媛 《公路》2023,(6):309-315
客货分离式互通立交,不同车型车辆通过客车、货车匝道分别流入流出,匝道上存在方向、客货连续分合流点的特殊情况。为研究客货分离互通立交匝道收费站与方向分流点(L1)、方向分流点与客货分流点(L2)的合理间距,从交织段通行能力角度,对L1段和L2段的长度分别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匝道四级服务水平上下限条件下,不同交织比、交织长度下L1段和L2段的长度和对应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得出满足匝道四级服务水平时,不同情景对应L1段和L2段的合理长度。结合沈阳至山海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葫芦岛东互通立交设计实例,给出了针对于该互通立交交通量、交通组成、大型车混入率等参数对应的L1段和L2段长度建议值,为客货分离高速公路立交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