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9篇
铁路运输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跨径悬索桥对风的作用非常敏感,桥梁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将产生重大变形。由变形引起的结构动力特性以及空气力的非线性变化效应将会对大跨径悬索桥的颤振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基于结构的变形后状态,充分考虑结构变形引起的非线性效应,建立了大跨径桥梁颤振分析的三维非线性方法及其计算程序。结合某悬索桥进行了颤振分析和研究,并揭示了结构变形产生的非线性效应对大跨径悬索桥颤振影响的程度和机理。  相似文献   
32.
大跨径悬索桥静风稳定性的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作者导出的大跨径悬索非线性桥静风稳定性方法,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对主跨1385m的江阴长江大桥的静风稳定性进行参数分析与比较,给出影响大跨径悬索桥静风稳定性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33.
桥梁结构气动导纳研究回顾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动导纳函数是桥梁抖振分析中的重要气动参数,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气动导纳函数的来源、历史研究及经验公式等,并对作者在气动导纳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一步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从而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4.
剪切效应梁单元刚度和质量矩阵的推导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工程梁理论中的梁位移微分方程出发直接推导出考虑剪切效应的空间梁单元的刚度矩阵,并从动力荷载的虚功原理出发推导出考虑剪切效应的其质量矩阵。编制了简单的有限元程序去验证,通过计算实例分别比较考虑剪切效应和不考虑剪切效应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剪切系数较大时,不考虑剪切效应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35.
超大跨径悬索桥空气静力非线性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运用非线性空气静力稳定理论及程序系统,对超大跨径悬索桥领域的空气静力行为展开了初步的分析与比较,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本文研究旨在为今后超大跨径桥梁的静力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气动导纳函数是桥梁抖振分析中的重要气动参数,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气动导纳函数的来源、历史研究及经验公式等.并对作者在气动导纳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一步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从而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世界桥梁发展中的主要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桥梁从18世纪后期算起已经历了200余年,桥梁的跨度从不足百米到20世纪末已逼近2000m。20世纪上半叶的大跨度悬索桥和拱桥的发展和20世纪下半叶的二项最突出的成就:斜拉桥的复兴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带来了现代施工方法的革新,并为世纪末的跨海大桥工程提供了条件。章介绍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现代桥梁发展中的主要技术创新,以其激励我国年轻一代桥梁工程师力争在21世纪的桥梁建设实践中创造出中国原创桥梁技术。  相似文献   
38.
斜张桥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斜张桥是一种高次超静定的柔性结构,即使在正常的设计荷载作用下,当材料的应力没有超过弹性极限时,整个结构的荷载一变形关系曲线也呈现为非线性。这种非线性关系主要是由下列三个因素所引起: 1.索的垂度; 2.梁—柱效应; 3.由于大跨斜张桥的主梁和索的相对纤细,引起整个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  相似文献   
39.
为了考察风速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大跨度桥梁空气静力行为的影响。采用风速的空间分布计算模型,考虑结构变形对静风菏载的非线性影响因素,提出了考虑风速空间非均匀分布的大跨度桥梁非线性空气静力分析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结合江阴长江大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揭示了风速空间分布的束均匀性对大距度桥梁空气静力行为影响的程度和规律。  相似文献   
40.
大跨径桥梁静风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探讨与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几种主要的大跨径桥梁静风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回顾与比较,并就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进而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然后,分别采用这些方法对虎门大桥的静风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与比较。最后,给出了使用这些方法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