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27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68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1 毫秒
81.
82.
伶仃洋大桥(主跨1 666 m)为深中通道的主通航孔桥,位于典型的强台风气候区,易受台风主导的极端天气影响,桥面高度处的设计基准风速高达58.6 m·s-1,桥梁的抗风设计面临极大挑战。介绍该桥从初步设计阶段到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抗风性能研究过程,包含初步设计阶段采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实施的多方案结构比选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全桥气弹模型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优化主梁气动措施两方面内容。通过整个抗风设计流程,最终确定了结构体系、主梁形式及梁高、中央稳定板高度、栏杆透风率和检修轨道位置等综合抗风措施,在保证抗风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工程经济性。对于本工程代表的超大跨度悬索桥,以多种气动和结构措施综合提升桥梁的抗风稳定性,突破了颤振设计的认识瓶颈,成功地沿用了整体式流线箱形加劲梁,回归到桥梁设计及建造兼顾经济和安全的发展本源,对于采用整体箱梁的大跨度悬索桥极限跨径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8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道路桥梁的建设量激增,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道路桥梁建设是一种基础性建设,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工序且环境复杂。本文通过分析道路桥梁施工现状,指出了其技术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简要介绍了30 t铁路工务平车的技术参数和主要结构,对2种装载方式下车体的强度及刚度进行了计算,通过试验和运用考验证明该车满足设计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5.
路基端承灌注桩完整性及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目的:研究如何判定武广客专路基端承灌注桩桩端轻微离析或严重离析混凝土的厚度和性质.研究结果:反射波法检测桩身质量完整性可以判定桩端轻微离析或严重离析混凝土的厚度和性质;桩端轻微离析或严重离析混凝土通过单桩静载试验得知其承载力大于2 000 kN.  相似文献   
86.
本文分析桥梁梁体伸缩量的构成,计算伸缩缝宽度;提出了桥面伸缩缝常见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87.
在用全站仪观测布设导线时,由于能够实时测得待定点的近似坐标,给导线平差带来了新的课题.在研究测量误差及其权重的基础上,给出了便于实际应用的以坐标为引数的近似平差和严密平差方法,并导出了实用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8.
公路运输通道内的车辆出行路径选择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到影响运输通道内车辆出行路径选择的因素较为复杂,而现有的出行路径选择模型对多因素、微观指标的反应不敏感,本文利用随机效用理论建立通道内的车辆出行路径选择微观模型,并以安徽省沪蓉通道高界段为例进行模型的辩识和参数的标定,该模型的应用对于通道内公路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未来LNG船推进系统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投入营运的LNG船主要以蒸汽轮机作为推进系统,这种局面在不久的将来将要被打破,替代的方案有双燃料发动机推进装置,柴-电推进装置,吊舱推进装置等等。此文主要论述了几种替代方案的优缺点,以及在未来LNG船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缆采用?6 mm 2 060 MPa锌-10%铝-稀土合金镀层钢丝,为了解腐蚀-疲劳耦合作用对该类型钢丝疲劳寿命的影响,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在钢丝试样常规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结合伶仃洋大桥主缆的承载特征和海洋环境下的服役特点,对腐蚀疲劳试验的方法进行比选,最终采用了干湿交替腐蚀-疲劳循环耦合试验的新方法,研究不同应力变幅下主缆钢丝的腐蚀疲劳寿命、腐蚀状态及断口形态。结果表明:由于腐蚀和疲劳循环耦合作用,?6 mm 2 060 MPa锌-10%铝-稀土合金镀层钢丝抗疲劳性能有所降低,其疲劳应力变幅越大,疲劳循环次数降低幅度越大。当应力变幅为360 MPa时,在相当于4倍以上常规热镀锌钢丝盐雾腐蚀试验时间的腐蚀下,钢丝表面锈蚀超过30%,其应力循环次数为197万次,接近200万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