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探讨了道路混凝土振动密实性能与强度间的关系。针对不同施工性能的道路混凝土,通过抗压和抗弯拉强度研究振动时间对密实程度的影响,得到最佳振动延续时间,结合普通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得到与之匹配的最佳摊铺速度。研究表明,混凝土坍落度为0、10、30、50、70mm时,所对应的最佳摊铺速度为0.75、0.85、1.0、1.2、1.5m/min。  相似文献   
12.
抗裂性和抗冻性是影响道路水泥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比较粉煤灰、硅灰、矿渣微粉等矿物掺合料对道路水泥混凝土塑性开裂和抗冻耐久性的影响,采用平板法、电通量法和慢冻法,测定了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塑性开裂时间、条数、面积,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相对动弹模量。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可加速或延缓混凝土塑性裂缝的发生时间,掺量与平均开裂面积、单位面积上的开裂面积呈正相关,但与裂缝条数无显著相关性;矿物掺合料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但掺量超过20%后,降低速率有所减缓;矿物掺合料改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作用在冻融后期愈发明显。掺量适宜时,3种掺合料均可达到相似作用效果,过量后相对动弹模量均呈下降趋势,冻融后期的下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两种引气混凝土施加不同时间的高频振动,采用硬化混凝土气孔结构分析仪定量地描述振动对引气混凝土含气量、气泡间距和气泡孔径分布等参数的影响,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反映高频振动与引气混凝土抗冻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振动施加初期混凝土含气量变化不大,随振动时间的延长(约60 s后),含气量开始大幅下降,约105s后,含气量下降放缓,最终趋于稳定;随高频振动时间的延长,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先增大再减小,气泡平均直径不断减小,比表面积不断增大;480~960μm的气泡对高频振动更为敏感,0~480μm的气泡在混凝土中较为稳定;长时间的高频振动会直接劣化引气性能,造成混凝土抗冻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主研制的沥青混凝土功能层累积变形试验箱,测试3种级配、油石比下9组沥青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并分析级配和油石比对累积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油石比的增加,沥青混凝土功能层的累积变形稳定值不断增大,同时,达到稳定所需的加载周期也不断增长。随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加,混凝土功能层累积变形对油石比的敏感性急剧上升。确定功能层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时,若粒径较大,则平行油石比的变化量可相对减小。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以增强混凝土的韧性为出发点,结合材料弹塑性理论,考虑通过纤维和废旧胶粉共混,利用纤维的高抗拉和高延性以及橡胶的高弹性来对水泥混凝土进行改性。试验选取颗粒粒径为20目的胶粉,聚丙烯纤维按照一定比例掺入混凝土中,通过压折比、弹性模量、弯曲韧性来评价胶粉纤维改善水泥混凝土的韧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水泥混凝土中掺加胶粉和纤维后,可使混凝土的压折比降低、弹性模量降低、提高混凝土的冲击韧性和变形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韧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增强混凝土的韧性为出发点,结合材料弹塑性理论,考虑通过纤维和废旧胶粉共混,利用纤维的高抗拉和高延性以及橡胶的高弹性来对水泥混凝土进行改性。试验选取颗粒粒径为20目的胶粉,聚丙烯纤维按照一定比例掺入混凝土中,通过压折比、弹性模量、弯曲韧性来评价胶粉纤维改善水泥混凝土的韧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水泥混凝土中掺加胶粉和纤维后,可使混凝土的压折比降低、弹性模量降低、提高混凝土的冲击韧性和变形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韧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