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4篇
铁路运输   2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深厚软土地区孔隙水压力计埋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隙水压力是软土地区预制桩施工和科学研究经常观测的项目之一,孔隙水压力计埋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观测效果。本文针对孔隙水压力计埋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摸索出一套在深厚软土地区埋设孔压计的适用方法,利用自制砂袋,保证了孔隙水压力计进水口畅通,巧用安装夹具,解决了因缩孔而导致孔隙水压力计埋设不到位的问题,实现了一孔埋设多个孔压计。孔隙水压力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孔隙水压力计埋设方法,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测试结果,且施工方便,孔压计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计算实例对各种条形浅基础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的解进行比较,并对条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解进行说明,概述了各种计算方法的推导原理、过程以及最终形式。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上海—昆明高速铁路某深埋式桩板结构桥隧过渡段动力响应现场试验,建立车辆-轨道-路基耦合振动数值模型,研究深埋式桩板结构路基动力特性,评价其用作桥隧过渡段的过渡性能.研究结果表明:6种测试车型引起过渡区测点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3.77 m/s2,测点最大振动加速度随车速增大而增大,最大振动位移与车速没有明显相关性;隧道...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典型断面变形、应力监测方案,对CFG桩复合地基中桩身压缩量、不同深度范围内桩间土压缩量的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探讨了路基填筑、停载、超载预压、超载卸除等施工过程中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发展规律。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在施工过程中,CFG桩复合地基中的桩、土变形并不协调,其变形差随着复合地基中应力不断调整而逐步减小;基于复合地基压缩变形的93.4%发生在CFG桩加固深度内,准确计算加固区沉降是提高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唐炫  魏丽敏  胡海军 《铁道勘察》2009,35(4):16-17,26
在软土路基上修筑路堤的过程中,路基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与路堤填筑时间和方式相关,考虑其间关系可以获得更安全、经济的填筑方法.通过一系列的三轴试验、直剪试验、固结试验,探讨了软土的抗剪强度随固结度的变化规律,对软土路基的安全填筑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依托南京轨道交通盾构施工穿越禄口机场段工程,针对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施工诱发地层沉降及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建立穿越机场前试验段地层沉降初步预测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调整,用于穿越机场时地层沉降的地表沉降的计算;并提出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穿越重要建(构)筑物区间的施工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横向不均匀沉降影响范围在隧道两侧1.5D范围内;采用“欠土压推进”的模式,穿越重要构筑物区间时地面沉降可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型、离散灰色预测DGM(1,1)模型和非线形离散灰色预测NLFDGM(1,1)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路基沉降预测程序GREYMODEL。将该程序应用于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典型断面沉降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GM(1,1)模型作为GM(1,1)模型的离散形式,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接近,短期预测精度高,中长期预测精度低;结合等维信息建模,非线形离散灰色预测NLFDGM(1,1)模型具有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在路基沉降预测中推荐使用;并提出了若干关于提高灰色模型预测稳定性和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铁路客运专线路涵过渡段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秦沈铁路客运专线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沈端路涵过渡段DK47+076(下行线)进行动力响应现场测试和沉降观测,分析了级配碎石路涵过渡段的动应力、动位移和振动加速度与列车速度的关系,以及动力响应沿线路纵向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级配碎石过渡段能减缓路涵间沉降差;动应力、动位移、振动加速度三者均受行车速度影响不大:各测点振动加速度的增值范围没有超过1 m/s2,动位移的变化范围集中在0.1~0.55 mm之间;动应力、动位移、振动加速度三者的最大值点均发生在线路纵向距涵洞顶中心线10.2 m处。这将对正确设计高速铁路路涵过渡段、保证列车平稳、安全行驶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乍嘉苏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在施工中的水平位移、竖直位移、横断面沉降的现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软土路基的模拟,研究排水板处理过的软土的变形特性规律。用两种弹塑性本构模型摩尔-库仑模型和修正剑桥模型对比分析软土路基的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型式路桥过渡段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响应问题,通过建立轨道路基动力分析模型,结合商业软件FLAC对某客运专线加筋土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进行了仿真分析,将2种过渡段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加筋土路桥过渡段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系统振动特性,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加筋土路桥过渡段比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更能阻止动应力与振动加速度在路基中的传播,能使路基受到更小的动荷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