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66篇
综合类   88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刚性道面上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弹性地基上考虑夹层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比分析了风性道面上对缝和不对缝的布置的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载应力、接缝处理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论述了刚性道面上分离式不对缝水泥凝土铺层的施工和适用范围,并提出了实用的设计图表。  相似文献   
102.
应用测力延度试验评价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低温开裂是低温地区沥青路面发生的主要病害,而沥青结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是病害的主导因素,因此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合理的评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6种SBR改性沥青进行测力延度试验、常规技术指标试验以及SHRP的弯曲梁流变仪试验,通过将FDT与常规技术指标试验、SHRP的弯曲梁流变仪试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验证了应用FDT评价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经济合理性以及采用粘弹比RV E、拉伸柔度f、屈服应变能E作为评价指标的正确性,同时也对其拉伸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3.
了解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动态变化对冻土路基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根据冻土路基温度场动态变化时间序列的非线性性质,利用时间序列的Takens相空间重构方法,由一维的单变量观测数据序列进行相空间拓展,在拓展的相空间中得出冻土路基温度场动态变化时间序列的分维数,从而揭示了温度场动态变化的内在规律及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4.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沥青路面车辙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混合料角度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因素,并通过不同因素条件下沥青混合料高温车辙试验,分别以动稳定度和总变形量作为参考序列,对影响因素进行灰关联分析。研究认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和矿料4 75mm筛孔通过率对于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冲击碾压混凝土路面的破碎尺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修建的第一批高速公路有不少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10余年的使用已经进入大修期。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采用了冲击碾压旧路面加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工艺大修路面,称为"冲击白 白"和"冲击白 黑"法。破碎后的板块平面尺度最小只有厚度的2~4倍,本文研究说明,与刚性支承板不同,破碎板块弯沉和内力用厚板和薄板理论计算结果很接近;并且讨论了破碎板块平面尺度的可能范围。  相似文献   
106.
沥青路面表面水膜厚度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汽车在有水膜覆盖的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降低程度与道路表面水膜厚度有关,道路表面的水膜厚度越厚,附着力降低越多。道路表面的水膜厚度和下面几个因素有关:降雨强度,坡面的构造深度、长度以及坡度。本项目修建9个试验段,包括3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和3种不同的坡度,并且进行了人工降雨试验,实测了表面的水膜厚度。根据测得的试验数据,回归了水膜厚度的计算公式,该式和英国的经验公式相比,能够反映出坡面粗糙程度对水膜厚度的影响,可以用于工程实践,预估道路表面的水膜厚度。  相似文献   
107.
随着乳化沥青使用的不断发展 ,有必要对乳化沥青结构层的特性作进一步研究。首先介绍了乳化沥青结构层的强度形成特性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乳化沥青混合料逐渐密实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变形 ,并通过具体试验分析了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由于基层材料的变异性、基层干缩 (尤其是水泥基基层 )、温度应力、土基压实不够、施工和养护不当 ,以及混合型荷载等都会在基层形成混合型裂缝 ,这些裂缝很容易形成反射裂缝 ,因而分析基层混合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就非常有必要。根据能量准则、叠加原理、贝蒂互换定理等推导出用矩阵权函数计算混合型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并分析了待定权函数系数的求法 ,即结合有限元计算混合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方法求出待定的权函数系数 ,继而得到了矩阵型权函数。并利用有限元检验得到的权函数 ,两种不同方法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吻合得很好 ,表明该方法可行。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来实现上述理论 ,对研究反射裂缝扩展和工程应用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09.
110.
交叉口视距的三维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ASHTO和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推荐的交叉口视距公式所采用的模型为简单的平面交叉(假设为水平相交),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存在一些线形特征较为复杂的平纵线形组合的交叉口,若直接运用规范中的视距检验公式进行安全审核将产生很大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交叉口的三维模型:主要道路上有平纵线形组合、次要道路具有纵坡、交叉角为任意角度,并在相应的视线坐标系下确定了左右向来车的平面坐标。通过对道路表面和道路外建筑进行视线检验,确保驾驶者视线不被道路表面的任一点以及道路外建筑物所阻碍。该模型的应用面较原先的广泛,可对具有复杂线形特征的交叉路口的视距情况进行检验,从而评价道路本身及路口建筑物对行车安全视距的影响,提高交叉口范围内的行车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