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43篇
综合类   103篇
水路运输   163篇
铁路运输   77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61.
本文对沂河大桥的设计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刚架拱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设计与施工要点进行了浅述。  相似文献   
462.
包汉昌 《中国水运》2006,3(2):216-217
目前,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于"凶器和抢夺、抢劫罪"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看法,这直接影响到法律的适用.本文分析了凶器与抢夺、抢劫罪之间的各种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463.
论述了信号设备状态修的技术支持与基础条件,结合哈尔滨铁路局的现场管理,介绍了驼峰自动化系统试行状态修的实践,并探讨了在提速区段信号设备和具备一定条件的单元设备向状态修的过渡。  相似文献   
464.
超声冲击法改善高强钢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远低于母材 ,大量试验表明疲劳裂纹主要起源于接头焊趾处。使用超声冲击法处理接头 ,以改变焊趾区几何形状、消除焊趾缺陷、调整焊趾区残余应力场 ,是改善焊接接头及结构疲劳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超声冲击装置 ,采用两种接头形式 (纵向角接接头和对接接头 )进行了 SS80 0高强钢原始焊态与超声冲击处理态的疲劳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 1 )双面焊对接接头焊态试件的疲劳强度Δσ ( 2× 1 0 6 )为 1 5 0 MPa;单面焊对接焊态试件的疲劳强度Δσ ( 2× 1 0 6 )为 1 3 2 MPa;纵向角接焊态试件的疲劳强度Δσ ( 2× 1 0 6 )为 98MPa。 ( 2 )超声冲击处理态单面焊双面成型试件与原始焊态试件相比 ,疲劳强度提高 1 3 2 %左右 ,疲劳寿命延长了 48~ 1 3 2倍 ;双面焊接对接超声冲击处理态试件与原始焊态试件相比 ,疲劳强度提高95 %左右 ,疲劳寿命延长了 2 2~ 62倍 ;纵向角接接头超声冲击处理试件与原始焊态试件相比 ,疲劳强度提高1 73 %左右 ,疲劳寿命延长了 3 2~ 70倍。 ( 3 )超声冲击处理技术能够大幅度改善高强钢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465.
实施海上搜救、垂直补给的船载直升机,可以藉助本文提出的频域预报和时域预报相结合的起降时机预报新技术,于较大风浪中在载机船上安全起降。  相似文献   
466.
噪声源识别是整车降噪的前提与基础,对于噪声试验不合格的摩托车,采用以声阵列技术为核心的噪声源识别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找到主要噪声源,明确噪声超标的根本原因,为降噪工作的开展指出明确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467.
该文针对目前全国各地的城市广场建设遍地开花,规模、性质各异,但设计质量良莠不齐而且大多缺乏特色的情况,以新乡市牧野广场的规划设计为例,简要论述了兴建城市广场的必要性以及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68.
开发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动力传动装置参数的优化匹配。本文首先建立了汽车动力与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纯电动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爬坡性能的指标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利用ADVISOR仿真结果证明,所选电机与整车匹配后能够满足纯电动轿车动力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9.
本文从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等方面对客车甲醇汽油发动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甲醇汽油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甲醇汽油较纯汽油相比,发动机动力性不下降,燃料消耗量增加,HC和CO排放降低,经过双三元催化转换器后,甲醛的排放达到与纯汽油发动机相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470.
The supercritical 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 for the Waste Heat Recovery (WHR)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IC) engines has been a growing research area in recent years, driven by the aim to enhanc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ORC and engine. Simulation of a supercritical ORC-WHR system before a real-time application is important as high pressure in the system may lead to concerns about safety and availability of components. In the ORC-WHR system, the evaporator is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thermal inertia of the system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critical component since the heat transfer of this device influen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Since the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at supercritical pressures are dependent on temperatu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variations in properties of the working fluid. The wellknown Finite Volume (FV) discretization method is generally used to take those property changes into account. However, a FV model of the evaporator in steady state condition cannot be used to predict the thermal inertia of the cycle when it is subjected to transient heat sources. In this paper, a dynamic FV model of the evaporator has been developed and integrated with other components in the ORC-WHR system. The stability and transient responses along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RC-WHR system for the transient heat source are investigated and are also includ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