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2篇
  免费   224篇
公路运输   2804篇
综合类   2607篇
水路运输   2596篇
铁路运输   2237篇
综合运输   36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492篇
  2012年   593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790篇
  2009年   833篇
  2008年   811篇
  2007年   971篇
  2006年   900篇
  2005年   723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The modeling of travel decision making has been a popular topic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Previous studies focused on random-utility discrete choice models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odeling approach that utilizes a mixed Bayesian network (BN) for travel decision inference. The authors use a predetermined BN structure and calculate priori and posterior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decision alternatives based on the observed explanatory variables. As a “utility-free” decision inference method, the BN model releases the linear structure in the utility function but assumes the traffic level of service variables follow multivariate Gaussian distribution conditional on the choice variable. A real-world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regional travel survey data for a two-dimensional decision modeling of both departure time choice and travel mode choi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two-dimensional mixed BN provides better accuracy than decision tree models and nested logit models. In addition, one can derive continuous elasticity with respect to each continuous explanatory variable 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This new approach addresses a research gap in probabilistic travel decision making modeling as well as two-dimensional travel decision modeling.  相似文献   
312.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泊位合理通过能力评估问题,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立采用"双小车岸桥(DTQC)+自动导引车(AGV)+自动化轨道吊(ARMG)"工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模型,对顺岸布置的自动化码头通过能力与码头服务水平、泊位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码头服务水平(AWTAST)与泊位通过能力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且在一定码头服务水平下,泊位合理通过能力随顺岸式码头泊位数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基于仿真结果进行公式拟合,提出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泊位合理通过能力估算方法,可以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划与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13.
本文应用三维势流理论的水动力软件AQWA分析一种新型工程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新型船为改造的波兰中型集装箱船B-573,设计搭载Pram型艉和POD吊舱式推进系统的新型海工船.本文计算此船在规则波中不同浪向角条件下的六个自由度的频域和时域的运动响应,得到在不同浪向角下船体的响应振幅算子RAO,计算船舶顺浪下不同船速的垂荡RAO以及纵荡、垂荡和纵摇三个自由度的一阶、二阶波浪力,分析结果显示该新船型具有良好的耐波性.  相似文献   
314.
综合考虑交通量、环境亮度、行车速度、地理环境等因素,基于隧道照明设计与控制的"全局优化"理念,采用"多模式、多等级、智能化、个性化"的控制策略,开发了能够根据公路隧道内外亮度、照度、车流量、车流特点等环境变换因素,自动进行反馈调整隧道内部照明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估算比对同一隧道在使用节能智能控制系统前后年总能耗可知,与原有控制方案相比,节能智能控制系统综合节电30%。  相似文献   
315.
本文通过对公路养护工程具体施工方式的研究,简明扼要的分析了热再生技术在施工现场的施工方式。大量工程实际经验总结得出,路面的现场热再生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原有路面沥青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资源得到了重复利用,且由于热再生技术在施工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故而该技术的推广更有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316.
本文探讨了国产70#沥青、进口70#沥青、BFL-RS01改性剂、SBS改性沥青改性OGFC混合料性能。研究国产沥青和进口沥青分别与BFL-RS01改性剂复配改性OGFC混合料性能,并与SBS改性OGFC混合料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采用BFL-RS01改性OGFC混合料可以提高OGFC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耐高温性、抗水损害性要比SBS改性OGFC混合料更加优秀。  相似文献   
317.
碳纤维材料综合性能较好,且具备使用寿命长、耐腐蚀及重量轻等优点,广泛运用于桥梁加固项目中。文章首先描述了碳纤维材料的特点及基本性能,阐述了碳纤维补强技术的基本原理及选材要点,最后详细分析了碳纤维在加固工程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318.
通过在某岛礁泻湖内布置ADCP波流测量仪器,采集到2016年21号台风"莎莉嘉"期间的波浪数据.结合布置在泻湖口处风速仪的风实测数据,本文对该时间段内的波浪特征进行分析.由波浪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有义波高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风速的变化趋势高度重合;谱峰周期的变化则要晚于风速的变化;谱峰方向在台风起主导作用期间与风向高度一致.通过分析多个无因次参数以及对风浪和涌浪进行分离发现测点与台风中心距离开始变大的这个时间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该时间点,波长开始变长,波浪由无限水深波浪转变为有限水深波浪.一些波浪特征值,比如谱峰周期、a/L,也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此后在七级风半径不再覆盖测点时,该处波浪由风浪转变为涌浪.对波浪谱进行分析发现,在台风主导期间,其谱为单峰谱,其余时间则为双峰谱.  相似文献   
319.
为开发我国海洋丰富的渔业、油气和旅游资源,可以在指定海域布设超大型浮式结构物,作为综合保障基地,提供船舶停靠、人员居住、渔业加工、油气开发、环境监测、飞机起降等多种功能.考虑到建造、运输等因素,超大型浮式结构物一般由多个相同或相似模块连接组成.本文基于一型半潜式平台模块,分别开展单、双、三模块的稳性分析,并对其稳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模块数量对平台稳性的影响,为超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后续设计与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0.
The typical industry practice for Tension Leg Platform (TLP) design focuses on a conventional short-term design recipe, which assumes that an N-year design environment leads to an N-year response. In the response-based design method, the TLP is designed to withstand N-year responses rather than respond to N-yea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overview and a general procedure for the response-based design method and use a case study to compare the critical TLP respons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The results of our comparison show that the conventional short-term design method often contains an element of conservatism and that the response-based design method can reduce the design conditions and thereby achieve cost sav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