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77篇
公路运输   220篇
综合类   280篇
水路运输   184篇
铁路运输   157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某集装箱船的货舱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船舶舱室的通风系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利用拉格朗日粒子示踪的方法描述舱室中的气体流动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3种不同的通风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分析研究送风管上开孔朝向和数目对通风效果的影响,确定对通风最有利的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应用CFD技术进行通风系统分析,可以很好地从流场的分布特性以及空气粒子的运动追踪等方面来评估设计方案的优劣,为通风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32.
电力推进控制与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于电力推进装置的控制与监测系统典型实例和设计方法,比较了6脉冲、12脉冲变频器推进控制方案的不同,探讨了应用于不同动力定位等级(DPI~3)下的控制系统结构。此外,还讨论了应用于电力推进装置的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3.
为了明确废弃桩基平台拆除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以废弃桩基平台拆除过程划分单元,归纳各个单元中存在的风险事故类型及隐患事故类型.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废弃桩基平台拆除过程进行安全评价,得出其安全级数,为废弃桩基平台拆除作业过程中安全性防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4.
喷水推进器空化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喷水推进船良好的快速性、机动性、高效率和低噪声,喷水推进技术在现代舰船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喷水推进器在运行过程中容易进入空化区,影响其推进性能和使用寿命.建立空化监测系统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喷水推进器的空化特性同螺旋桨的有较大差异,目前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喷水推进器的空化特性,阐述了其空化监测的机理,建立了空化监测系统,对喷水推进器空化监测技术进行了研究.空化监测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空化监测参数,选取适当的测量位置,以及采用有效的信号分析处理方法来进行空化特征的提取.  相似文献   
35.
根据橡胶密封式管接头的作用原理和使用要求,对HXD1型机车制动空气管路冲脱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结构上对橡胶密封式管接头进行改进,并提出采用卡套式管接头代替橡胶密封式管接头的建议。  相似文献   
36.
根据导体回路自感的定义,给出了计算"无限长"电缆单位长度上自感的一般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其近似结果与常用的求"无限长"电缆中部附近单位长度上自感的结果相同,故可简单的取其中部附近单位长度的自感作为"无限长"电缆单位长度上的自感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37.
文章结合广清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薄层罩面结构设计实例,介绍了应用高弹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SAWI)的水泥混凝土加铺薄沥青层的路面结构设计过程,阐述了SAWI的性能特点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重点,并对其实际使用性能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应用SAWI的水泥混凝土薄沥青层加铺技术可较好地抵抗反射裂缝,并能减少路面厚度,降低工程造价,是一项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水泥路面加铺新技术。  相似文献   
38.
通过多年的工作总结,采用不同油源的改性沥青、面层类型和不同石质的矿料在不同路面结构上的施工情况分析,深入研究了改性沥青路面合理施工温度的影响因素,以提高路面压实度、控制路面空隙率和渗水系数为标准,提出了在各相关因素影响下的合理施工温度范围及确定依据。试验路检测结果表明,依此确定的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温度可较好地满足对沥青路面的设计要求,保证了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9.
段清超  刘涛 《隧道建设》2019,39(Z1):180-187
为解决传统监测技术单点监测无法满足软岩隧道整体性变形监测的局限性,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软岩隧道整体性变形监测试验,从隧道结构的变形时间、变形空间分布及变形量进行整体分析。首先建立全站仪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误差模型,分析三维扫描监测技术与传统隧道监测技术的特点,通过平面标靶和棱镜靶球精度试验得出平面标靶最佳入射角范围小于60°,棱镜靶球自动提取距离不大于45 m,作为测站设置和控制点布设的依据; 然后以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2号斜井工程为依托,开展软岩隧道三维扫描变形监测技术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中台阶开挖支护前已发生较大变形,最大变形位置为左侧上台阶与中台阶交界处,空间分布呈左大右小,试验段最大累计变形达0.48 m,下台阶及时封闭成环及2层初期支护有利于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40.
为解决公路隧道景观照明建设中过于强调景观性所带来的安全性、经济性等一系列争议和问题,首先,介绍公路隧道景观照明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分析景观照明发展现状、趋势和主要问题,认为缺少科学合理的设计流程是目前部分项目出现较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然后,借鉴城市景观照明设计的思路和流程体系,将公路隧道的特殊性融入城市景观照明的设计流程和分析步骤,提出公路隧道景观照明设计体系,并在设计流程的介绍中从景观照明和交通工程等不同角度对目前公路隧道景观照明常见问题进行解构和分析,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思路和建议。最后,提出尊重现实需求,理性看待公路隧道景观照明,以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体制流程规范并引导行业良性发展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